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先秦两汉兵学文化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27095
  • 作      者:
    黄朴民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儒家学说从总揽全局的高度,为战国兵书解决了政治原则问题,使战国兵书在哲理上获得了升华;而注重实事的法家学说,则从政治操作的层面,满足了大变革时代对兵书的要求。理想的境界与成熟的经验这两者的密切结合,互为弥补,这就是儒、法两家学说对战国兵书文化精神构建最富有积极意义的渗透和影响。
展开
作者简介
    黄朴民,1958年8月生于浙江绍兴,1988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兼任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学)成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国学学刊》执行主编等。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中国军事史。<br>    代表性专著有《春秋军事史》、《天人合一》、《孙子评传》、《何休评传》、《大一统:中国历代统一战略研究》等,并著有《寻找本色》、《历史无间道》、《难得糊涂》等学术随笔集,曾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等刊物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先秦两汉兵学文化研究》从历史学与军事学相结合的角度切入,对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国兵学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在对影响兵学思想发展的基本要素,如武器技术装备、军队体制编制、军事地理、兵种与兵役、作战方式、军事训练等等,开展认真梳理与深入阐述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并分析了这一时期的杰出兵学家、主要兵学著作和先秦两汉诸子学派的兵学思想及其对兵学发展的贡献,揭示了先秦两汉兵学文化嬗变的内在规律与基本特点,为人们第一次准确勾勒了伊始于“军礼”,转折于“诡道”,演进于“整合”,终结于“更化”的先秦两汉兵学文化发展主线与历史进程。
展开
精彩书摘
    而有了必要的战术编队调整和改进,从而加强了车步兵的战术协调,提高了军阵的实力。编葛之战中的“鱼丽之阵”,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据《左传·桓公五年》记载,鱼丽阵的特点是“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杜预注云:“《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其特点是取消了原配置在战车前面的第一线步兵横队,把战车放在前列,提高了方阵的运动速度;将步卒疏散配置在战车的两侧和后方,密切了步车协同作战。可见,其阵是以二十五乘战车组成一个战斗单位,而将以伍为单位的徒兵疏散配置于战车之间,其位置稍居后。这就是在“三阵”框架内的车步配置的局部调整,它很好地发挥了车步协同作战的能力,为郑军击败周王室联军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另外,缩葛之战中郑军首先攻击周王室联军的左、右两翼,然后再集中兵力从三面攻击周军中军,说明当时的“三阵”已采用了侧翼攻击方法,有别于西周时期平行推进的全正面进攻。<br>    其他,如以十五乘兵车为一偏,两偏为一卒,或以五十乘兵车为一个战斗单位,也都属于同样的性质。这种阵内战术单位的调整,使得战阵中的车与徒卒的配置更趋合理,反映了车战阵形的进步。其基本特征是,逐渐抛弃了西周和春秋初年步卒居前列的配置方式,而将步卒分散在战车的两侧和前后方,以加强步卒掩护战车和在四个方向上机动作战的能力。与之相适应的是战车多采用疏散的队形,方阵作错落有致的纵深配置,这样就增强了抗击敌军进攻的能力,同时也便于战车调动,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的变化,从而为快速进攻和追击创造了条件。用于追击的战斗队形在这时也产生了,它通常是在追击中迅速将军阵展开成“角”的形式,从两侧对敌军战车和步卒实施包抄,阻止敌军逃逸,达到聚而歼之的目的。<br>    由此可见,在“三阵”为基本形式的条件下,军阵内部的结构(战术编组)是处于不断的演进改革过程之中的。曾有学者对此进行过概括总结,指出随着历史的进程,车阵的进攻战术有了很大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初期,这时的进攻队形是大正面的密集方阵;第二阶段是春秋中期,以车兵为主,步兵人数剧增的疏散方阵进攻;而第三阶段则是春秋末期的纵队进攻了。这一勾勒的大体脉络是合乎实际情况的。
展开
目录
绪论<br>第一节 上古军事<br>第二节 春秋战国军事<br>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兵学<br>第一章 兵学的萌芽与夏商军事<br>第一节 从血亲复仇到部落争雄<br>第二节 原始兵器与原始防御体系的形成<br>第三节 步兵作战与早期车兵<br>第四节 寓兵于农与军队的编制体制<br>第五节 甲骨卜辞所反映的军事思想萌芽<br><br>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军事学术<br>第一节 车战的全面兴起<br>第二节 “蒐”、“弥”演兵与军事教育<br>第三节 文武同途与兵农合<br>第四节 筑洛邑与西周的军事防御体系<br>第五节 《司马法》所体现的早期兵学成就<br><br>第三章 春秋时期的兵学文化(上)<br>第一节 “以礼为固”的战争价值取向<br>第二节 车战战术的演进<br>第三节 “兵以诈立”战争观念的形成<br>第四节 步兵的重新崛起<br>第五节 早期水军的形成<br>第六节 军阵的进步<br><br>第四章 春秋时期的兵学文化(下)<br>第一节 “国”、“野”普遍征兵制与车乘编制演变<br>第二节 要塞防御与筑城<br>第三节 文武分职的萌芽<br>第四节 《左传》军事思想初探<br>第五节 《老子》的军事思想<br>第六节 范蠡的兵学观<br><br>第五章 《孙子兵法》的兵学理论体系<br>第一节 《孙子兵法》的成书年代与作者<br>第二节 《孙子兵法》的著录、流传及版本<br>第三节 《孙子兵法》的战争观与治军思想<br>第四节 《孙子兵法》的制胜之道<br>附孙子“伐交”本义考证<br><br>第六章 战国时期的军事学术<br>第一节 步兵跃居诸兵种之首<br>第二节 车兵地位的变化<br>第三节 “胡服骑射”与骑兵的全面发展<br>第四节 舟师的发展<br>第五节 战国时期的关塞防御与城池攻守<br>第六节 剧增的军队与战国兵役制度<br>第七节 军事技术的发展与兵器装备的改善<br>第八节 列国长城的修筑及其军事价值<br>第九节 文武分职与指挥艺术的发展<br>第十节 军事训练的正规化<br>第十一节 军事预测的进步<br>第十二节 内线与外线——春秋战国的兵要地理<br><br>第七章 战国时期的兵书及其理论体系<br>第一节 战国兵学的地域文化特征<br>第二节 《吴子》<br>第三节 《司马法》<br>第四节 《孙膑兵法》与《尉缭子》<br>第五节 《六韬》<br>第六节 诸子学说对战国兵书的渗透与影响<br><br>第八章 诸子兵学思想述要<br>第一节 儒家军事思想的主要内涵<br>第二节 墨家军事思想的特色与意义<br>第三节 战国黄老学派兵学理论撷要<br>第四节 《商君书》与《韩非子》的军事思想<br>第五节 《管子》的军事思想<br><br>第九章 秦汉时期军事的发展及其特色<br>第一节 钢铁兵器的广泛使用<br>第二节 军事工程奇迹——万里长城的修筑<br>第三节 军事交通与军用地图<br>第四节 武库的普遍设置<br>第五节 移民实边与军事屯田<br>第六节 统一集中的军队领导体制<br>第七节 “三位一体”与“居重驭轻”<br>第八节 习战阵之仪——秦汉军队的训练<br>第九节 从征兵制到募兵制<br>第十节 从刺史领兵到坞壁林立<br>第十一节 骑兵时代的来临<br><br>第十章 秦汉时期的兵学文化<br>第一节 秦汉兵学的建树<br>第二节 秦汉兵学的多样性与普及化<br>第三节 兵儒合流与兵学主题的转换<br>第四节 韩信《汉中对》的战略决策思想<br>第五节 邓禹《图天下策》的战略思维<br>第六节 《黄石公三略》的战争观念与战争指导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