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保卫列宁格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9062426
  • 作      者:
    王志强主编
  • 出 版 社 :
    外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列宁格勒保卫战历时3年零1个月,经德军进攻、包围、封锁,直到苏军反攻,以苏军的胜利而告终。
  维拉河上,是什么让德国装甲军混乱不堪?
  西北军大溃退歪打正着,希特勒屠杀计划一错再锗,芬兰人止步不前,上帝选择了自己的联盟国?
  德军狂轰列宁格勒,朱可夫临危受命,展现战争才华!
  围攻与反围攻,列宁格勒前遍地骷髅,双方都在生命线上挣扎!
  成败在此一举,“火花”战役对决“北极光”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德国做为战争发起者,闪击波兰,占领挪威,横扫荷兰、比利时、法国,进逼英国,袭击大西洋,实施“巴巴罗萨”计划,进犯苏联,意欲称霸欧洲。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更是将战火引向非洲,与德国组成“非洲军团”,出兵北非、地中海,以实现其新罗马帝国之梦。在亚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太平洋战争,使亚洲各国人民备受战争蹂躏。
  这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这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中,既有沙尘漫卷,万炮齐鸣的陆战,又有波涛汹涌、巨舰沉浮的海战,还有万里搏击、狂轰乱炸的空战。战争双方无时无刻不处于兵锋相对、殊死较超之中。可谓谋用其尽,兵用其极,演绎出一场又一场波谲云诡的战争风云。
  5000张高清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程纪实,战场风云真实再现。
展开
内容介绍
  勒布的任务是消灭波罗的海地区的苏军,同时占领列宁格勒。然而,陆军部竟不知道希特勒的新指示,陆军部的命令未对这两个任务的主次安排做出规定,这为日后的互相指责埋下了种子。
  希特勒决心把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连同几百万市民一起从地球上抹掉:“我们应该把莫斯科建成大水库.免得到冬天由我们去养活莫斯科人,哈哈!”
  德军开始收缩夹住列宁格勒的巨钳,用大炮轰击,用飞机轰炸,企图以此来消磨苏联人的抵抗决心。伏罗希洛夫以为一切都完了,跑到火线上去,希望被德国人打死。
  突破阵地上的“骷髅师”官兵真的变成了骷髅:有些士兵被炸断了手腕还在战斗。有些士兵打光了子弹就用牙咬.咬到后来,满嘴的牙没剩下几颗。甚至有些士兵在战斗时疯了,不分敌我。胡乱地进行扫射。
  苏军统帅部承诺给这两个方面军补充兵力和武器,但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处在关键阶段,一时间该承诺不能兑现,因此,两人将战役的发起时间定为1943年1月初。该战役计划的名字为“火花”。
展开
精彩书摘
  德军北方集团军群面对这种非常不利的地形,只好把兵力密集地集中在东普鲁士边界和涅曼河下游两岸,因此,无法展开对苏军的合围。
  经过周密的策划,德军北方集团军总司令勒布派布施的第16集团军从埃本罗德一考纳斯公路两侧进攻陶格夫匹尔斯;屈希勒尔的第18集团军从蒂尔西特一里加公路进攻里加;赫普纳的第4装甲集群从涅曼河下游以北进攻芬斯克和西德维纳河,夺取渡河点,占领阿波卡。
  第4装甲集群的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有两个装甲师,在广阔的正面推进,在到达德维纳河的克鲁斯特皮耳斯前,将与苏军第3、第12摩托化军开战。
  第4装甲集群的右翼为曼施坦因的第56装甲军。这个装甲军从一条狭窄的正面发起突击,那里只有一条公路。曼施坦因指挥的一个装甲师、两个摩托化步兵师,需要推进322公里,抵达德维纳河边的道加夫皮耳斯。
  赫普纳的第4装甲集群只有第41装甲军和第56装甲军,两个装甲军齐头并进,后面没有预备队。勒布手中只留下一个步兵师作为北方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就如同第4装甲集群参谋长后来指出的那样,这是一位蹩脚指挥官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第4装甲集群左、右两侧的两个集团军,一个要去消灭沿海的苏军,一个要去占领考纳斯,再推进至道加夫皮耳斯。
  早在6月21日,第4装甲集群就从梅默尔河下游的狭窄地带出发,所有的部队通过了提耳济特公路桥和两座在天黑以后架起的舟桥。第18集团军派来一些步兵部队支援装甲部队。
  6月22日凌晨3时5分,在600门大炮的援助下,德国步兵和装甲部队越过边界,进入林间公路,几乎未遇到什么抵抗。后来苏军的抵抗稍有增强,特别是在森林地带。但抵抗是零星的,属于小股苏军部队的自发行为,并非协同作战。
  当天的天气十分晴朗,深沟峡谷中的公路两旁长满了树木,狭窄的劣质小道限制了德军的推进速度。同时,也影响了苏军的行军速度。8万左右波罗的海地区的苏联公民、苏军家属、建筑工人、警察、行政人员拥挤在几条通向苏联内地的公路上,严重影响了苏军部队的行动。
  德军的大规模空袭使这些挤在路上的苏联人受到重创,立陶宛人和拉脱维亚人的伏击更使这些人疲于奔命。
  德军一次又一次地迅速突破只有少量苏军坚守的阵地,抢渡杜比萨河后,德军第4装甲集群快速向西德维纳河扑去。为了切断在西德维纳河前的所有苏军退路,第4装甲集群的推进就像是赛跑。
  赫普纳要求完整地夺取西德维纳河上的桥梁,两个装甲军接到命令以后,争先恐后地扑向该河。第4装甲集群的先头部队很快推进到达杜比萨河一带。
  在第4装甲集群的进攻方向上,曼施坦因的第56装甲军快速向前扑去,把其他部队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称为二战期间德国的三大名将。三人过硬的军事素质,杰出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与那些制造大屠杀的德国政客和党卫军相比,德军将领们还算清白,他们很多人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不参与屠杀暴行。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德军将领们赢得了盟国政府的客观评价。
  1887年11月24日,曼施坦因出生在柏林,是家里的第10个孩子。他的父亲是西普鲁士的贵族,炮兵将军。不久,曼施坦因过继给他的姨父。
  1906年,曼施坦因出任近卫军步兵第3团见习军官,次年,晋升少尉。1913年,曼施坦因被选送到柏林军事学院深造。
  1914年,曼施坦因晋升为中尉,第二年,回到近卫步兵第3团服役,后来出任近卫第2后备团副官。一战时,曼施坦因先后在西线和俄国前线作战。由于负伤,不久,曼施坦因被送到集团军参谋部当参谋。他参加了德军对波兰北部的作战。后来,他回到西线当过骑兵作战科长和步兵师作战科长。1915年,曼施坦因晋升上尉。P11-13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德军的北路进军
具体到北方集团军,就是夺取维拉河上的桥梁,为进一步进攻列宁格勒地区打下基础。这就是第4装甲集群的任务。这是一场赛跑,看哪一个装甲军最先夺到维拉河上的桥梁。
德军坦克发射的炮弹被KV重型坦充的装甲弹回来,竞造成德军装甲部队的伤亡有1辆KV坦克遭到德军的围攻,前后中弹达70多发,仍然开火还击。最可怕的是KV重型坦克甚至追着撞击身边的德军坦克。
勒布的任务是消灭波罗的海地区的苏军,同时占领列宁格勒。然而,陆军部竞不知道希特勒的新指示,陆军部的命令未对这两个任务的主次安排做出规定,这为日后的互相指责埋下了种子。
叹方在利耶帕亚发生了激烈的巷战,给德军造成了重大伤亡。6月29日,德军完全占领了利耶帕亚,守备司令杰达耶夫于6月15日战死。
1.曼施坦因长驱直入
2.实力悬殊的坦克战
3.夺取西德维纳渡口
4.激战利耶帕亚海军基地

第二章 列宁格勒告急
希特勒决心把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连同几百万市民一起从地球上抹掉:“我们应该把莫斯科建成大水库,免得到冬天由我们去养活莫斯科人,哈哈!”
在这种情况下,西北方面军的大溃退反而变成了正确的战略转移。如果战争爆发时,西北方面军在边界死守,必将造成重大伤亡。
德国的战争潜力已经发挥到极限了。相反,苏军广大官兵的战斗经验逐渐丰富,指挥能力大大提高,增援部队源源不断。
虽然芬军攻势很猛,但由于兵力不足、伤亡较大等原因,曼纳海姆元帅不准备向列宁格勒方向推进。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芬军收复了国土,不愿意进攻俄罗斯本土。随后,芬苏边境趋于平静,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1944年夏季。
1.希特勒的错误估计
2.德军南北夹击之势
3.苏军抵抗不断加强
4.芬兰人停下了脚步

第三章 德军的牢笼
希特勒对莫斯科的兴趣减弱了,他认为德国最需要的是物资。经过几天的争论后,希特勒不顾所有将领的反对,下令同时在南路的乌克兰方向和北路的列宁格勒方向发起主攻,莫斯科留到最后解决。
德军推进至列宁格勒不足50公里处,控制该市的出海口列宁格勒只剩一条拉多加湖南岸的狭窄水路与后方相连。
德军开始收缩夹住列宁格勒的巨钳,用大炮轰击,用飞机轰炸,企图以此来消磨苏联人的抵抗决心苏联西北方面军总司令伏罗希洛夫以为一切都完了,跑到火线上去,希望被德国人打死。
9月下旬,德军在整个列宁格勒的进攻已是强弩之未。德军北方集闺已经没有办法以现有的兵力向前推进半步,只好沿着整个战线停下来。
1.希特勒举棋不定
2.列宁格勒陷入重围
3.斯大林更换主帅4.朱可夫临危受命

第四章 生命线之战
在这种情况下,波罗的海舰队及守岛部队在德军面前显得毫无招架之力是很正常的事情。苏军从汉科半岛经海路撤向列宁格勒,芬军进驻汉科半岛。从此,德芬彻底封锁了列宁格勒的出海口。
11月下半月,城市居民普遍陷入被饿死的状态.燃料也快用光了。从11月14日至28日,苏军向该市空投了1200吨高热量食品。除了空中运输外,列宁格勒依靠的主要是拉多加湖上的一条运输线,这也是惟一的一条运输线。
突破阵地上的“骷髅”师官兵真的变成了骷髅:有些士兵被炸断了手腕还在战斗,有些士兵打光了子弹就用牙咬,咬到后来,满嘴的牙没剩下几颗。甚至有些士兵在战斗时疯了,不管是谁,胡乱进行扫射。
屈希勒尔并不惊慌,他指挥杰米扬斯克的德军各师坚守阵地,并命令外围德军加强对苏军的攻击,以减轻合围圈内的德军压力,同时出动航空兵给予支援。在他的指挥下,守在杰米扬斯克一热勒夫的德军击退了苏军一次次的攻势。
1.封锁波罗的海
2.围困与反围困
3.勒布心灰意冷
4.屈希勒尔上任

第五章 突破北方壁垒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