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里亚纳海空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9062860
  • 作      者:
    张越主编
  • 出 版 社 :
    外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墨绿色的海面上,日舰尾部划出的白色航迹给美机指明了攻击的目标,美军攻击机群就像一阵龙卷风般袭向日舰。<br>    5000张高清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程纪实,战场风云真实再现!<br>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德国做为战争发起者,闪击波兰,占领挪威,横扫荷兰、比利时、法国,进逼英国,袭击大西洋,实施"巴巴罗萨"计划,进犯苏联,意欲称,霸欧洲。意大利法国斯头子墨索里尼更是将点火引向非洲,与德国组成"非洲军团",出兵北非、地中海,以实现其新罗马帝国之梦。在亚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太平洋战争,使亚洲各国人民备受战争蹂躏。<br>    这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这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中,既有沙尘漫卷、万炮齐鸣的陆战,又有波涛汹涌、巨舰沉浮的海战,还有万里搏击、狂轰乱炸的空战。战争双方无时无刻不处于兵锋相对、殊死较量之中。可谓谋用其尽,兵用其极,演绎出一场又一场波谲云诡的战争风云。<br>    “电流”战略揭开序幕,“马金岛”前美军受挫!从“银行目息”到“燧发抢”,进攻代号为何更改?马绍尔群岛登陆战,美军首次攻占日本领土!“破堤之战”势在必行,“阿”号作战日军改组!马坚亚纳“猎火鸡”,日本联合舰队狼狈逃窜!美军之势势不可挡,东条英机终成跳梁小丑!
展开
内容介绍
    美军第50特混编队的舰载机大举出动,对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和瑙鲁岛进行了全面的航空火力打击。9时起,陆战24团在坦克和半履带自行火炮的支援下,向那慕尔岛北部发动攻势,将日军抵抗的据点——消灭。至中午,美军肃清了日军有组织的抵抗,14时许。占领全岛。<br>    美军飞机没有对日军舰队实施攻击,倒是“大青花鱼”号和“刺鳍”号潜艇先立下头功.击沉了日军两艘三万吨级的大型航母。分别是日军旗舰“大凤”号和久经疆场的“翔鹤”号航空母舰。<br>    在美机打击下,日机不断中弹坠海,甚至出现同时有十五架飞机起火坠毁的壮观场面,一位美军飞行员在无线电里兴奋地大叫:“这真像古代的猎火鸡啊”于是,这场激烈的海空大战就以“马里亚纳猎火鸡”而名垂青史!<br>    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的海战是日美双方在太平洋上的海上大决战,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母大战。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吉尔伯特群岛战役<br>    1.“电流”作战计划<br>    若想说马里亚纳海空战,便不得不提作为中太平洋战略大反攻序幕的马绍尔群岛海战,而要说马绍尔群岛海战,则要先讲一讲吉尔伯特群岛战役。<br>    1943年初,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经过中途岛、新几内亚、瓜达尔卡纳尔岛等战役,逐步扭转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夺取了战略主动权。随着美国工业潜力的全面动员,军事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部队得到了大批新式武器装备,使其军事实力大为增强。直到1943年秋,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已拥有航母11艘、护航航母8艘、战列舰12艘、重巡洋舰9艘、轻巡洋舰5艘、驱逐舰66艘、运输舰29艘,以及大量的登陆作战舰只。同时美军最高领导层经过认真分析和仔细研究讨论,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战略,以中太平洋为主要战略进攻方向,西南太平洋为次要战略进攻方向。这样两个进攻方向,既可以相互支援、掩护,又可以分散日军的兵力,使其难以判明美军的主要进攻方向。<br>    在太平洋上的战略防御体系上,日军依托一系列岛屿所形成的三条岛链,第一条岛链从南到北依次是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威克岛、阿留申群岛:第二条岛链依次是新几内亚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硫磺列岛、小笠原群岛;第三条岛链依次是菲律宾群岛、台湾岛、琉球群岛,再由东西向的加罗林群岛连接,形成一个蜘蛛网状的战略防御态势。曾有一位日本海军的将军感慨地说:“这些岛屿就像是为日本度身定做的。”<br>    的确,日军凭借这些链条组织起坚固防御。日军企图凭借这些岛屿消耗、疲惫美军舰队,并适时出动联合舰队,进行一场海上决战,迫使美国承认日本在西太平洋上的霸主地位,取得体面的媾和。<br>    美军面对如此众多的岛屿,战略进攻究竟从何人手呢?<br>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最初决定首先进攻马绍尔群岛。1943年6月,中太平洋战区兼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收到指令制定进攻马绍尔群岛的作战计划,但尼米兹考虑到马绍尔群岛自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是日本的托管地,1935年以后更是严禁外国人进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加紧在该群岛建设军事基地,部署守备部队。由于该群岛位于美军岸基飞机航程之外,具体情况因无法组织空中侦察而一无所知。而在原为英国的殖民地的马绍尔群岛东南的吉尔伯特群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被日军占领,加上吉尔伯特群岛距离美军基地较近,美军通过多次空袭和空中侦察,对该地区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因此,尼米兹觉得还是首先进攻吉尔伯特群岛,然后以吉尔伯特群岛为基地,组织对马绍尔群岛的侦察,待充分掌握马绍尔群岛情况后,再发动进攻。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了这一建议,7月20日,美军决定首先发起对吉尔伯特群岛的两个主要岛屿和瑙鲁岛的登陆作战,作战计划代号为“电流”。<br>    中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对于攻占瑙鲁岛却有分歧,一方认为日军在瑙鲁岛上建有机场,而且距离塔拉瓦岛仅700公里,如果不将其夺取,将对塔拉瓦岛的作战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以尼米兹和斯普鲁恩斯为代表则建议改为夺取塔拉瓦岛北面的马金岛,该岛面积较小,投人一个团的兵力就足够了。因为他们认为瑙鲁岛海岸陡峭,适宜登陆的滩头比较狭窄,岛上又多天然洞穴,日军利用这样的地形构筑有坚固防御工事,加上瑙鲁岛面积也不小,夺取该岛至少需要一个整师,当时美军兵力比较紧张,退一步说,即使抽出一个师的部队,也没有足够的船只运送。他们在制定具体作战计划时,对夺取吉尔伯特群岛的塔拉瓦岛和阿贝马马岛没有异议,因为上述两岛都已建有机场,对于以后的作战具有很大的价值。<br>    对于这两种意见,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进行了慎重考虑和比较后,最后决定以马金岛代替瑙鲁岛。9月27日,他们正式下达命令,吉尔伯特群岛战役以塔拉瓦岛、阿贝马马岛和马金岛为作战目标。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吉尔伯特群岛战役<br>★7月211日,美军决定首先发起对占尔伯特群岛的两个主要岛屿和瑙鲁岛的登陆作战,作战计划代号为“电流”。<br>★全岛工事形成了完备的防御体系,经过长达15个月的施工,其坚固程度完全可以用铜墙铁壁来形容<br>★11月19日,美军第第50特混编队的舰载机大举出动,对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和瑙鲁岛进行了全面的航空火力打击,<br>★美军的拙劣表现主要是指挥不力,战术失当先是畏手畏脚.坐失良机,再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足足花了3天才将日军防守薄弱的马金岛占领,与塔拉瓦岛的海军陆战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br>★至此,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的预定目标全部实现<br>★美军以巨大的代价,取得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于以后的登陆战中减少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br>1.“电流”作战计划<br>2.“铜墙铁壁”塔拉瓦<br>3.出发!全面火力打击!<br>4.拙劣的马金岛登陆战<br>5.塔拉瓦岛登陆战<br>6.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的经验教训<br><br>第二章 马绍尔群岛战役<br>★1944年1月中旬,尼米兹下达了进攻马绍尔群岛的作战命令。战役代号“银行日息”,后改为“燧发抢”。<br>★美军兵不血刃夺取了马朱罗,并经过一系列的基地建设,使之成为美军在战役中最安全可靠的前进补给和航空基地,为战役胜利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br>★夸贾林岛,是夸贾椿环礁的主岛,秋山的第6巡防区司令部就设在该岛,是日军守备部队的指挥部中抠,并建有供舰船停泊的码头等海军设施,是日军在马绍尔群岛的主要海军基地。<br>★2月2日,9时起,陆战24团在坦克和半履带自行火炮的支援下,向那幕尔岛北部发动攻势,将日军抵抗的据点一一消灭。<br>★美军的攻击取得了全面成功,空袭后的特鲁克满目废墟,如同当年的珍珠港,完全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美军航母编队的这一行动有力地支援了即将开始的埃尼威托克的登陆。<br>★美军迅速攻占马绍尔群岛,完全突破了日军在中太平洋外围的正面防线,取得了继续实施战略进攻的前进基地,并为下一步攻击马里亚纳群岛创造了有利条件。<br>1.“燧发枪”<br>2.登陆马朱罗<br>3.夸贾林岛争夺战<br>4.罗伊岛一那慕尔岛<br>5.空袭特鲁克<br>6.埃尼威托克登陆战<br><br>第三章 暗潮汹涌马里亚纳<br>★正因为马里亚纳群岛如此至关重要,就被日军誉为“太平洋的防波堤”,而美军所实施的马里亚纳登陆战役也就被称作“破堤之战”!<br>★根据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决定,美军先后组织了新乔治亚岛战役.吉尔伯特群岛战役,马绍尔群岛战役.随后的进攻矛头直指马里亚纳群岛<br>★如此规模的登陆战役,美军从制定作战计划到完成战役准备只有短短三个月,不能不说是战争史上的奇迹。<br>★而直到1944年3月,日本人才承认航空母舰已代替战列舰而成为海军最主要的舰种,之后着手对舰队进行了重要改组。<br>★日军的决战计划原是联合舰队司令古贺峰一海军大将主持制定的,企图在第一航空舰队和第一机动舰队实力有所恢复后,寻找战机与美军决战,争取扭转战局,代号为“阿号作战”。<br>1.重要的马里亚纳群岛<br>2.美国海陆军之间的争论<br>3.“车还是那套车,不过赶车的人却换了。”<br>4.日军改组舰队<br>5.“阿号作战”计划<br><br>第四章 太平洋战争中最大的海空战<br>★不客气地说,上述这个关于主要战场的指示简直等于零。换句话说,这道指令就意味着要部队做好能够适应上述3方面的各种作战准备,实际上这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br>★美军尽管存在不利条件,但尼米兹以及太平洋舰队的领导人对即将来临的决战还是充满了必胜的信心。<br>★一位美军飞行员在无线电里兴奋地大叫:“这真像古代的猎火鸡啊!”于是,这场激烈的海空大战就以“马里亚纳猎火鸡”而名垂青史!<br>★19日的战斗中,美军飞机没有对日军舰队实施攻击,倒是“大青花鱼”号和“刺靖”号潜艇先立下头功,击沉了日军两艘3万吨级的大型航母。<br>★总共有80余架飞机因迫降或相撞而损失,是战斗损失的4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联合舰队的全力攻击只使敌手损失40架飞机,竟不及夜间降落给美军造成的损失。<br>★21,日小泽命令断后编队驶往吉马拉斯岛,本队则驶向中城湾,撤退途中,由丙队的11架飞机实施空中警戒,其余两个战队的飞机则做好随时起飞准备,一旦发现美军飞机前来,全部起飞做最后的决死战斗。<br>1.日军的错误判断<br>2.美军的意图<br>3.“马里亚纳猎火鸡”<br>4.击沉“大风”号和“翔鹤”号<br>5.意外的降落问题<br>6.狼狈撤退的日军<br>第五章 征服塞班,关岛,提尼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