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664296
  • 作      者:
    阿部安雄解说
  • 出 版 社 :
    青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介绍了从英国海军1906年建造的“无畏”号到海军军备限制条约过期后各国竞相建造的新型战列舰,将世界上170艘战列舰全部收入。书中有许多源自华盛顿、伦敦的从未发表过的照片,而且还尽量采用了各个型号比较详细的舰型图。
展开
精彩书摘
    根据这些战争的经验教训,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着手建造“后日德兰型”战列舰。这类战列舰设想装备406毫米级的大口径主炮,射击指挥装置有所进步,并加强甲板防御和水下防御,提高航速,而且开始搭载和应用水上飞机。日本和美国对整备这种“后日德兰型”战列舰特别热衷。但终因财政方面的问题,各国签署了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br>    结果,在条约签署之前已建造的406~410毫米主炮战列舰只有日本的2艘和美国的3艘。此后,英国海军在条约的限制下建造了2艘纳尔逊级(p4elso~1)战列舰。其它多数主力舰均被停建,各国战后剩余的已建成主力舰则在条约的限制下实施了现代化改造。<br>    但是,对旧舰实施现代化改造终有所不便,于是当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伦敦裁军条约失效时,各国又不约而同地着手建造新战列舰。由于有较长时间内没有新舰被建造,各国所谓的新型战列舰均一步实现了现代化,其共同之处是大幅提高了航速,均达到27~33节,动力输出也超过了10万马力,美国海军衣阿华级(Iowa)则达到了212,000马力。新型战列舰的舰形更加细长,衣阿华级的长宽比达到约8.2 ,对比以往美国战列舰的长宽比为6上下,说明美国海军也开始重视航速了。<br>    即使给人舰体较宽印象的大和级,长宽比也达到7.1 ,只是当时与日本战列舰的细长形相比,变化不大而已。另外,各国均采用了球鼻形舰艏(形状各异)以减轻阻力。<br>    以往,战列舰的设计优先确保主炮的射击范围,几乎没有舷弧成为通例,但新型战列舰设置了舷弧以提高远洋适航性。<br>    虽然方式不尽相同,但各国均采用了集中防御方式,侧舷防御及水下防御均得到重视,装备装甲的构造也趋于复杂。通常设置防雷凸舱的部分,也有诸如意大利的“普列赛”系统,采用以多层圆筒形结构以吸收水下爆炸的冲击力。新型战列舰的最大特征是主炮塔的配置。而且副炮也从炮郭方式发展到炮塔方式,并增加了防空火力。新型战列舰也搭载了水上飞机,舰桥以塔式为主流,并装备了大型的方位盘等射击指挥相关装备。<br>    随着动力装置的进步,特别是锅炉的高温高压提高了效率,不用增大必需的空间和重量,即可能实施动力输出的大幅增加。推进轴除了德国海军的俾斯麦级(Bismarck)为三轴外,全部为四轴推进,主机和锅炉的配置区划也得到细化。结构方面,焊接技术的应用范围增加,衣阿华级等甚至连装甲的接缝都应用了焊接。
展开
目录
    二战期间的美国战列舰群<br>    目录/凡例<br>    <br>    第一部分 无畏舰的出现<br>    英国/“无畏”号战列舰<br>    英国/柏勒洛丰级战列舰<br>    英国/圣文森特级战列舰<br>    英国/“尼普顿”号战列舰<br>    英国/巨像级战列舰<br>    英国/“阿金科特”号战列舰<br>    英国/无敌级战列巡洋舰<br>    英国/不倦级战列巡洋舰<br>    美国/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br>    美国/特拉华级战列舰<br>    美国/佛罗里达级战列舰<br>    美国/怀俄明级战列舰<br>    德国/拿骚级战列舰<br>    德国/赫尔戈兰级战列舰<br>    德国/皇帝级战列舰钐<br>    德国/国王级战列舰筘<br>    德国/“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锣<br>    德国/毛奇级战列巡洋舰<br>    德国/“塞得利茨”号战列巡洋舰<br>    德国/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br>    日本/河内级战列舰<br>    法国/孤拔级战列舰<br>    意大利/“但丁·阿利格里”号战列舰<br>    意大利/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br>    意大利/卡欧·杜里奥级战列舰<br>    俄国-苏联/甘古特级战列舰<br>    俄国/玛丽亚皇后级战列舰<br>    奥匈帝国/联合之力级战列舰<br>    阿根廷/里瓦达维亚级战列舰7<br>    巴西/米纳斯·吉拉斯级战列舰<br>    西班牙/西班牙级战列舰<br>    土耳其/“严君塞利姆苏丹”号战列舰<br>    <br>    第二部分 超无畏舰的发展<br>    英国/俄里翁级战列舰<br>    英国/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br>    英国/铁公爵级战列舰<br>    英国/“爱尔琳”号战列舰<br>    英国/“加拿大”号战列舰<br>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br>    英国/君权级战列舰<br>    英国/雄狮级战列巡洋舰<br>    英国/“虎”号战列巡洋舰<br>    英国/声威级战列巡洋舰<br>    英国/“胡德”号战列巡洋舰<br>    美国/纽约级战列舰<br>    美国/内华达级战列舰<br>    美国/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br>    美国/新墨西哥级战列舰<br>    美国/田纳西级战列舰<br>    德国/巴伐利亚级战列舰<br>    日本/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一战列舰<br>    日本/扶桑级战列舰<br>    日本/伊势级战列舰<br>    法国/布列塔尼级战列舰<br>    苏联/“阿尔汉格斯克”号战列舰<br>    苏联/“诺沃罗西斯克”号战列舰<br>    智利/海军上将拉托雷级战列舰<br>    <br>    第三部分 16英寸重炮搭载舰的出现<br>    日本/长门级战列舰<br>    美国/科罗拉多级战列舰<br>    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br>    第四部分新型战列舰的时代<br>    英国/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br>    英国/前卫级战列舰<br>    美国/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br>    美国/南达科他级战列舰<br>    美国/衣阿华级战列舰<br>    德国/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br>    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br>    日本/大和级战列舰<br>    法国/敦刻尔克级战列舰<br>    法国/黎歇留级战列舰<br>    意大利/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br>    <br>    正文<br>    世界近代战列舰的发展历程<br>    世界近代战列舰的技术发展史<br>    世界近代战列舰的炮术发展史<br>    未建成战列舰列传<br>    舰名索引<br>    <br>    折页插图<br>    法国战列舰“教刻尔克”号(1939年)<br>    英国战列巡洋舰“却敌”号(1916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