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些战争的经验教训,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着手建造“后日德兰型”战列舰。这类战列舰设想装备406毫米级的大口径主炮,射击指挥装置有所进步,并加强甲板防御和水下防御,提高航速,而且开始搭载和应用水上飞机。日本和美国对整备这种“后日德兰型”战列舰特别热衷。但终因财政方面的问题,各国签署了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br> 结果,在条约签署之前已建造的406~410毫米主炮战列舰只有日本的2艘和美国的3艘。此后,英国海军在条约的限制下建造了2艘纳尔逊级(p4elso~1)战列舰。其它多数主力舰均被停建,各国战后剩余的已建成主力舰则在条约的限制下实施了现代化改造。<br> 但是,对旧舰实施现代化改造终有所不便,于是当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伦敦裁军条约失效时,各国又不约而同地着手建造新战列舰。由于有较长时间内没有新舰被建造,各国所谓的新型战列舰均一步实现了现代化,其共同之处是大幅提高了航速,均达到27~33节,动力输出也超过了10万马力,美国海军衣阿华级(Iowa)则达到了212,000马力。新型战列舰的舰形更加细长,衣阿华级的长宽比达到约8.2 ,对比以往美国战列舰的长宽比为6上下,说明美国海军也开始重视航速了。<br> 即使给人舰体较宽印象的大和级,长宽比也达到7.1 ,只是当时与日本战列舰的细长形相比,变化不大而已。另外,各国均采用了球鼻形舰艏(形状各异)以减轻阻力。<br> 以往,战列舰的设计优先确保主炮的射击范围,几乎没有舷弧成为通例,但新型战列舰设置了舷弧以提高远洋适航性。<br> 虽然方式不尽相同,但各国均采用了集中防御方式,侧舷防御及水下防御均得到重视,装备装甲的构造也趋于复杂。通常设置防雷凸舱的部分,也有诸如意大利的“普列赛”系统,采用以多层圆筒形结构以吸收水下爆炸的冲击力。新型战列舰的最大特征是主炮塔的配置。而且副炮也从炮郭方式发展到炮塔方式,并增加了防空火力。新型战列舰也搭载了水上飞机,舰桥以塔式为主流,并装备了大型的方位盘等射击指挥相关装备。<br> 随着动力装置的进步,特别是锅炉的高温高压提高了效率,不用增大必需的空间和重量,即可能实施动力输出的大幅增加。推进轴除了德国海军的俾斯麦级(Bismarck)为三轴外,全部为四轴推进,主机和锅炉的配置区划也得到细化。结构方面,焊接技术的应用范围增加,衣阿华级等甚至连装甲的接缝都应用了焊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