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刑法基本原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10380
  • 作      者:
    李晓明主编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晓明,男,1959年6月生,河北人,法学硕士。现任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刑法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刑法学协会会员,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江苏省刑法法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分别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主要著作有《中国刑法基本原理》、《行政刑法学导论》、《经济刑法学》、《中国犯罪学论纲》、《经济犯罪学》和《中国保安学》等。先后两次承担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重点课题,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正在主持中国法学会重大课题和司法部重点课题。1997年被评为河北省社科“优秀青年专家”,同年被中共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管优秀专家”,享受政府津贴。2000年被评为江苏省中青年法学家,2001人选江苏省“333工程”重点培养对象;2002年获苏州大学“北美校友会杰出成就奖”,2004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学院访学,2005年至2007年在美国波士顿学院法学院和东北大学法学院访学。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刑法基本原理(第3版)》由一些思想活跃、努力探索、敢于直言、勇于创新的中青年学者撰写,是一部颇具特点的学术力作。主要表现在:(1)学科体系的新颖性。该书一改单一解释刑法学的传统体系,坚持理论刑法学与解释刑法学并重的原则,在吸收近些年刑法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架了包括刑法学导言、刑法绪论、犯罪成立及其认定、刑事责任及其实现、刑法适用的全新体系。尤其增加了刑法学基本原理、罪之适用、刑之适用、刑法解释、刑事判例、国际刑法适用和区际刑法适用等新内容。(2)理论上的科学性。突出确立了“罪责关系”的刑法学主线,增添了刑法适用一编的内容,在犯罪构成理论上采用的是“新三要件说”(罪行、犯罪主体、罪过),将传统的刑罚理论归并人刑事责任论中,使整个刑法学的理论体系更趋合理与完善。(3)内容上的实用性。在罪刑适用的内容亡,加大和完善了罪名认定的力度,并将目前的有效法律解释全部吸收到书稿中,在构建罪刑适用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尤其突出了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
精彩书摘
    罪分子进行考察的一定期限。考验期限是缓刑制度的重要组成内容。根据现行刑法第73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在刑法所规定的缓刑考验期限以内,对犯罪分子的表现进行考察,根据犯罪分子的表现决定是否需要执行原判刑罚。刑法规定的缓刑考验期限具有原则性、灵活性的特点,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时,要根据刑法的规定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一个适当的考验期限。考验期限不论过长还是过短都是不恰当的,都不能充分发挥缓刑制度应有的作用。<br>    2.缓刑考验期限的起算。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计算,判决确定之日就是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时间,不能折抵缓刑的考验期限。这是因为,宣告缓刑已是对犯罪分子的宽大处理,先行羁押的期间是对犯罪分子进行审查的期间,考验期限则是对犯罪分子的考察时间,二者因性质不同而不存在折抵问题。<br>    3.缓刑的行为约束效力。缓刑把犯罪分子留在社会上进行监督改造,为了维护社会治安,就必须要对缓刑犯的行为进行约束;根据刑法第75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应当遵守以下规定:第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第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第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第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展开
目录
刑法学导言<br>第一编  刑法绪论<br>第一章  刑法概述<br>第一节  刑法的定义及特征<br>第二节  刑法的本质与功能<br>第三节  刑法的目的与任务<br>第四节  刑法的渊源和类型<br>第二章  刑法制定<br>第一节  刑法的制定根据<br>第二节  刑法的制定程序<br>第三节  刑法的修改与完善<br>第三章  刑法规范<br>第一节  刑法规范概说<br>第二节  刑法规范中的概念<br>第三节  刑法规范中的规则<br>第四节  刑法规范中的原则<br>第四章  刑法基本原则<br>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br>第二节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br>第三节  罪刑相当原则<br>第五章  刑法体系<br>第一节  刑法的内部体系<br>第二节  刑法的外部体系<br>第三节  刑法的本质体系<br>第六章  刑法效力<br>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br>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br>第二编 犯罪成立及其认定<br>第七章  犯罪概述<br>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br>第二节  犯罪的本质<br>第三节  犯罪的分类<br>第四节  犯罪的标准<br>第八章  犯罪成立<br>第一节  犯罪成立理论的梳理<br>第二节  犯罪成立理论分析<br>第三节  犯罪成立要件的重构<br>第九章  犯罪客观要件<br>第一节  犯罪客观要件概说<br>第二节  侵害行为<br>第三节  侵害对象<br>第四节  侵害结果<br>第五节  因果关<br>第六节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br>第十章  犯罪主体要件<br>第一节  犯罪主体要件概说<br>第二节  自然人犯罪主体<br>第三节  法人犯罪主体<br>第四节  我国刑法中的单位犯罪主体<br>第十一章  犯罪主观要件<br>第一节  犯罪主观要件概说<br>第二节  犯罪故意<br>第三节  犯罪过失<br>第四节  犯罪动机与目的<br>第五节  意外事件<br>第十二章  正当化事由<br>第一节  正当化事由概说<br>第二节  正当防卫<br>第三节  紧急避险<br>第四节  其他正当化事由<br>第十三章  犯罪形态():未完成罪<br>第一节  未完成罪概说<br>第二节  犯罪预备<br>第三节  犯罪未遂<br>第四节  犯罪中止<br>第十四章  犯罪形态():共同犯罪<br>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说<br>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认定<br>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br>第四节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刑事责任<br>第五节  共同犯罪认定中的几个特殊问题<br>第十五章  犯罪形态():单复数罪<br>第一节  单复数罪概说<br>第二节  单数犯罪<br>第三节  复数犯罪<br>第三编 刑事责任及其实现<br>第十六章  刑事责任概述<br>第一节  刑事责任的概念<br>第二节  刑事责任的目的<br>第三节  刑事责任的根据<br>第四节  刑事责任的原则<br>第五节  刑事责任的进程<br>第六节  刑事责任的地位<br>第十七章  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刑罚<br>第一节  刑罚概说<br>第二节  刑罚体系<br>第三节  主刑<br>第四节  附加刑<br>第十八章  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非刑罚处罚<br>第一节  非刑罚处罚概说<br>第二节  非刑罚方法的具体内<br>第十九章  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罪宣告<br>第一节  有罪宣告概说<br>第二节  有罪宣告的适用<br>第二十章  刑事责任的裁量<br>第一节  刑事责任裁量情节<br>第二节  刑事责任裁量制度<br>第二十一章  刑事责任的实现<br>第一节  刑事责任实现概说<br>第二节  刑事责任实现的刑罚方法<br>第二十二章  刑事责任的消灭<br>第一节  刑事责任消灭概说<br>第二节  时效<br>第三节  赦免<br>第四编 刑法适用<br>第二十三章  刑法适用概述<br>第一节  刑法适用的定义与特征<br>第二节  刑法适用的原则<br>第三节  刑法适用的方法<br>第四节  刑法适用的理念<br>第五节  刑法适用与刑事政策的关系<br>第二十四章  罪之适用<br>第一节  定罪概说<br>第二节  犯罪情节  与定罪<br>第三节  认识错误与定罪<br>第四节  罪数与定罪<br>第二十五章  刑之适用<br>第一节  量刑概说<br>第二节  量刑根据和原则<br>第三节  量刑偏差与量刑方法<br>第二十六章  刑法解释适用<br>第一节  刑法解释概说<br>第二节  刑法立法解释<br>第三节  刑法司法解释<br>第四节  刑法学理解释<br>第五节  刑法任意解释<br>第二十七章  刑事判例适用<br>第一节  刑事判例概说<br>第二节  刑事判例的运作机制<br>第三节  刑事判例适用技术<br>第二十八章  国际刑法的适用<br>第一节  国际刑法适用概说<br>第二节  国际刑法的直接适用<br>第三节  国际刑法的间接适用<br>第四节  国际刑事合作<br>第二十九章  我国区际互涉刑事案件的刑法适用<br>第一节  我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的解决<br>第二节  我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br>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