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隋唐皇朝东征高丽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34323
  • 作      者:
    乔凤岐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乔凤岐,汉族,河南新郑市人,1964年10月出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师承施建中先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隋唐史、民族史和中国历史地理。现为许昌学院副教授,主讲《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国封建社会研究》、《隋唐思想史》等课程。发表有《隋文帝平陈前后三个信州之设置及其历史沿革》、《隋炀帝首征高丽用兵人数考》、《论开皇年间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唐太宗亲征高丽与李靖卧病相州》等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数篇被评为省、市级优秀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学者文丛:隋唐皇朝东征高丽研究》以隋唐皇朝东征高丽的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从高丽的起源开始,讨论了高丽与汉唐时期的中原各个皇朝的政治联系,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定位问题。高丽民族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与中原历代皇朝的关系发展史。《中国学者文丛:隋唐皇朝东征高丽研究》以此为线索,讨论高丽名称的由来和高丽的建国问题,与各个皇朝的政治、军事冲突,以及高丽各个时期的疆域的向外扩展与变化。
  隋唐皇朝东征高丽的原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中国学者文丛:隋唐皇朝东征高丽研究》从三个方面对其作了简要探讨。隋朝和唐朝东征的军事活动,是《中国学者文丛:隋唐皇朝东征高丽研究》讨论的重点,其中涉及到隋唐皇朝的征兵和军队建制等制度性问题、隋唐两朝的粮草筹集与运输方式的异同,以及隋炀帝亲征高丽、唐太宗亲征高丽、唐军攻克百济、收复平壤等重要历史事件。
  高丽进据辽东和朝鲜半岛的各个地区以后,为了达到长期占有这些地区的目的,在进出这些地区的交通要道上,修筑了大量的山城、关隘等军用设施,以镇压当地土著居民的反抗。实际上,高丽修筑的这些设施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原皇朝的。高丽修筑在各个区域的山城、关隘大体上构成了一套阻止中原军队东进的防御体系。由于史籍对于高丽的山城、关隘等问题的记载甚少,所以,探讨这方面问题时依靠了现有的考古资料。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并形成了自己的一点儿看法。
  隋唐东征高丽战争历时两朝近七十年,在战略战术的运用方面,前后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有几个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显示,正史中对于有些问题的记载存在失误,本文对其中的个别问题有所考证。
  对于隋炀帝三征高丽和唐太宗亲征高丽问题,本书进行了比较性的探讨。从历史地理学角度讨论隋唐皇朝历次征兵区域、粮草调配、行军路线等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隋唐时期,杜佑将鸭绿江的境况描述为:“马訾水,一名鸭绿水,水源出东北靺羯白山,水色似鸭头,故俗名之。去辽东五百里。经国内城,又西与一水合,即盐难水也。二水合流,西南至安平城人海。高丽之中,此水最大,波澜清澈。所经津济,皆贮大船,其国持其为天堑,水阔三百步。”①按照鸭绿江的流经路线,水军溯江而上便可直接到达丸都腹地丸都城,但是鸭绿江的航道并非像杜佑所说的所有津济、皆贮大船。《钦定满洲源流考》卷10《疆域三》神州条引唐朝贾耽所著的《道里纪》云:“自鸭绿江口舟行百余里,又小舫、诉流东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得渤海之境。又泝流五百里至丸都县城,故高丽王都。又东北、诉流二百里至神州。”从鸭绿江口到达丸都的路程有500余里,大船只能在鸭绿江人口处溯行百余里,就必须换乘“小舫”,说明鸭绿江当时不便于大船通行,水军溯流进攻丸都存在较大困难。
  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显示,叆河与鸭绿江的汇合处泊沟城是鸭绿江水道下游的重要城堡。叆河口不仅是汉魏时期西安平县治所在地,也是明朝万里长城的起点,也可以说是汉唐时期辽东塞外的南部分界线。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军进入鸭绿江以后,高丽沿江守军“多弃城而遁”,泊汋城主将所夫孙的率领“步骑万余人”拒战,可见该城有高丽重兵把守。所夫孙战败后,唐军围攻泊沟城,高丽将领高文率“乌骨、安地诸城兵三万来援”,援军虽然被唐军击溃,但泊汋城始终没有被唐军攻破。泊汋城虽有“因山设险,阻鸭绿水以为固”的地理优势,但该城能经得起唐军的数月围攻,也说明该城之中有充足的战略物资储备和坚固的城防设施,这也是高丽长期经营该城的结果②。
  泊汋城以北,即是古代辽东的塞外之地,山高谷深,地势复杂。鸭绿江北岸的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较早时期就是高丽人的一个分支活动区域,也就是《三国志》所载的:“又有小水貊,句丽作国依大水而居。西安平县北有小水南流人海,句丽别种依小水作国,因名之为小水貃。”③大水,即从桓仁县境内如鸭绿江的浑江,小水可能就是今宽甸县境内的蒲石河。高丽在这里修筑了许多城堡,作为丸都腹地的屏障。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关于隋唐时期高丽问题的研究现状
三、题目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高丽概况
第一节 高丽的历史概况
一、两汉时期的高丽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高丽
三、隋唐时期的高丽统治结构
第二节 高丽的生产概况
一、农业生产
二、渔猎经济的广泛
三、畜牧业的兴盛

第二章 隋唐东征高丽的原因
第一节 隋唐东征高丽之时的周边局势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二、隋唐皇朝东征高丽之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第二节 隋唐皇朝东征高丽的原因
一、领土争端引发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是隋唐两朝东征高丽的根本原因
二、争夺对东北亚各少数民族的支配权,是隋唐东征高丽的直接原因
三、争夺战略要地辽东地区,是隋唐两朝东征高丽的最终目的

第三章 隋炀帝东征高丽
第一节 高丽在辽东地区的防御体系
一、高丽在辽东的防御重点
二、辽东半岛南部的防御特点
三、乌骨城防区
四、辽泽与辽东安全
第二节 隋炀帝三征高丽的几个问题
一、隋炀帝第一次亲征高丽的行军路线
二、隋炀帝的行军方式
三、隋炀帝首征高丽的用兵人数问题
四、水军及兵力
五、关于《隋书》和《资治通鉴》所记载的隋炀帝首征高丽的“九军”问题的考释
六、隋炀帝的用兵原则与隋军将士的表现之比较
第三节 丸都地区防御体系与隋军东进的三道
一、高丽的两个新城及其战略地位
二、关于中原军队进入高丽丸都城的南北二道
三、水军进入丸都地区的道路
四、国内城、丸都城的周边防御体系
五、于仲文等人攻打平壤的行军路线(隋唐南路陆军的东进路线)
第四节 杨玄感起兵对隋朝东征高丽的影响
一、李密的三条反隋策略主要是针对隋炀帝远在辽东而提出的
二、隋炀帝的应变措施
三、平定杨玄感后隋炀帝征辽战略的调整

第四章 唐太宗亲征高丽与扰袭策略的制定
第一节 对李治监国定州和李靖病卧相州的浅析
一、杨玄感之乱对唐太宗东征高丽部署的影响
二、李治监国定州浅析
三、对李靖卧病相州的一点看法
四、与后方联系的加强
第二节 唐太宗亲征高丽
一、唐太宗的征兵问题
二、唐太宗的行军路线
三、巧渡辽水与盖牟城之战
四、辽东城之战
五、白岩城之战
六、卑沙城之战
七、建安城之战
八、安市城之战
九、唐太宗亲征高丽的结果
第三节 扰袭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一、扰袭策略的制定
二、唐军对高丽的扰袭

第五章 唐朝与高丽的决战
第一节 唐军占领百济问题
一、百济的起源与发展
二、唐军攻打百济的几个问题
三、唐朝灭亡百济以后的半岛南部局势
四、百济之战在唐朝东征高丽战争中的地位
第二节 龙朔年间对高丽的征伐
一、唐军的军事部署
二、围攻平壤的失败
第三节 乾封、总章年间李勣东征辽东的几个问题
一、高丽内讧
二、李劫的用兵方法
第四节 平壤之战
一、平壤地区的攻防体系
二、李劫攻打平壤的策略
第五节 高丽东海岸地区的几个问题
一、高丽占据东海岸的历史回顾
二、隋唐东征时期的高丽东海岸范围
三、东海岸地区的攻防特点
四、从丸都城进入东沃沮的通道的考证

第六章 隋唐东征高丽两个问题的比较
第一节 隋唐军队的用兵问题
一、高丽的防守特点
二、隋唐军队攻城器械与方法
三、隋唐战略战术的比较
第二节 军粮问题
一、军粮筹集
二、粮草的运输方式
三、粮草等物资的运输路线与储备地点
结论东征高丽对隋唐政局的影响
一、东征高丽对隋朝政局的影响
二、东征高丽对唐朝政局的影响
三、结束语
参考资料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