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900560
  • 作      者:
    民建中央宣传部编
  • 出 版 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民主建国会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65年的光辉历程。65年来,民建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为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为使全会同志了解会的历史,继承和弘扬本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不断把会的事业推向前进,会中央在2000年版《中国民主建国会史稿》的基础上,编著了《中国民主建国会简史》,在建会65周年之际出版发行。
    民建的酝酿和成立,正值抗战胜利后中华民族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抉择的关键时刻。为了团结自救、争取光明前途,1945年12月16日,一批爱国民族工商业家和与其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创建了民主建国会。成立伊始,民建以民主和建设为宗旨,提出推进民主、反对独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要求建设、反对破坏的政治主张。
展开
精彩书摘
    在社会方面,主张“政府须有全部就业计划,并负责求其实现,以期无业者之有业;同时充实职工福利及业余生活设施,以期有业者之乐业。政府须制定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奠定劳资合作之基础。工厂管理须力求民主化,但不能以此破坏管理权的完整,因而妨害企业精神和生产效率。工会农会应鼓励其自由自动组织,工农以外的政治社会力量只能从旁协助,而不应加以控制和操纵。扩大妇女教育和妇女职业,以切实提高妇女的地位;但应同时顾及生理条件的适合,且须扩充社会设备使妇女职业不会影响家庭生活、生育保护和儿童健康。社会保险制度必须逐步推行,限期完成。卫生保健工作,应从社会最低层入手。一切社会救济设施,均须以无告的贫苦人民为对象,而力求有效。”
    在教育文化方面,主张“应以国家力量,一面鼓励其自由发展,一面调整其地域和部门的偏枯。义务教育必须努力推行,以求普及;免费学额必须大量扩充,以求教育机会均等。各级学校课程,必须斟酌删减;同时充实设备,提高教育水准,以求效果之宏大。人格的培养与生活技能的训练,必须兼顾;更宜尊重教学自由,以启发民主精神,并诱导高深学术的探讨。天才儿童必须加以爱护;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及在技术上有特殊成就者,均宜特别尊崇,以鼓励文化学术上的创造发明。”
    民建的上述主张,体现了当时民族工商界和知识界对和平统一、民主建国的期望。民建强调民主,是当时民族工商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需要。民建要求建设,是为了反对外敌经济侵略和内战的破坏,争取民族经济的复兴。这些主张,适应了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对和平与民主的渴望,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纲领的要求大体一致。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立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民族工商业
一、与全国人民一道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二、抗战胜利后工商界面临的严峻局势
三、黄炎培等到延安访问
第二节 民主建国会的诞生
一、新政党的筹组过程
二、民建成立大会
第三节 民建的国是主张
第四节 民建领导机关

第二章 致力于民主建国
第一节 促进政治协商会议成功
一、向政治协商会议提供意见
二、在政协会议中的斗争
三、“沧白堂”、“较场口”事件
第二节 反对内战,争取和平
一、南京请愿和“下关事件
二、反对“美援”和美军驻华
三、反对召开“国民大会
四、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第三章 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第一节 响应中共“五一口号
一、由公开活动转为地下斗争
二、响应中共“五一口号
三、成立临时干事会
第二节 为解放战争贡献力量
一、民建领导人到达解放区
二、拥护“将革命进行到底
三、积极配合大城市的解放
四、发表对美国“白皮书”的声明
第三节 参加新政协

第四章 地方组织的建立
第一节 重庆分会
第二节 上海分会
第三节 港九分会
第四节 北平分会
第五节 武汉地下小组

第五章 学习贯彻《共同纲领》
第一节 以《共同纲领》为民建政纲
第二节 参加人民政府工作
……
第六章 参加三大革命运动
第七章 调整和明确工作方针
第八章 学习贯彻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
第九章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十章 推动全行业公私合营
第十一章 一届二中全会及反右斗争
第十二章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十三章 经受十年浩劫的考验
第十四章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十五章 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十六章 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十七章 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十八章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十九章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二十章 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