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伊斯兰激进组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23117
  • 作      者:
    涂龙德,周华著
  • 出 版 社 :
    时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涂龙德,男,生于1968年2月。浙江临安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部译审、希伯莱语部负责人。1991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1989-1990年赴科威特大学进修。1991年8月进入国际台阿拉伯语部工作。1995年-1998年和2000年-2005年,曾两度赴国际台开罗记者站工作,先后任记者、首席记者。曾采访过伊拉克核查危机、“沙漠之狐”军事行动、伊拉克战争、阿拉法特葬礼等重大事件荣获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主要从事中东、北非地区形势的跟踪和研究。相关论文有《万里追踪沙漠之狐》、《达尔富尔危机之透视》、《用心打造国际广播精品》、《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的全球化》、《阿尔及利亚原教旨主义组织研究》等。   周华,女,生于1972年5月,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系讲师。1998年3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中东文化专业,硕十:研究生。1996年-1997年曾赴埃及开罗大学进修,目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系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生。   主要从事阿拉伯语的教学以及阿拉伯世界的研究。已发表的论文有:《全天候的朋友——中埃关系回顾》、《埃及现政府经济改革思路探析》、《试论政治派系斗争对当代苏丹政局的影响》、《伊斯兰解放党探析》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伊斯兰激进组织》重点收集整理了被一些国家或国际机构列为“恐怖组织”的伊斯兰组织的相关资料,其主要内容分为八个章节,即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穆兄会国际化进程、穆兄会主要分支机构、伊斯兰激进主义极端组织的全球化、“基地”组织、“基地”组织的主要分支机构、伊斯兰解放党(伊解)和黎巴嫩真主党。   对于穆兄会和“基地”组织的研究,是《伊斯兰激进组织》内容的重中之重,作者试图抓住伊斯兰激进思想和极端势力全球化这条主线,通过研究这两大组织产生、发展和变异的过程,挖掘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异同,试图以此揭示中东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发展趋势,冀望能为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各方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1940年6月阿里·马希尔内阁被推翻,它被认为是穆兄会初创历史上最密切、最重要的关系,对穆兄会的初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鲁克国王登基之时,在马希尔和迈拉基的鼓动下,宗教界人士建议国王登基举办一个宗教仪式,用宗教的外衣包装并推出新国王的形象,以此来对付华夫脱党代表的世俗化民主势力。小国王的这一宗教倾向,为同样以宗教名义活动的穆兄会提供了机会。1937年,穆兄会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唯一主题就是庆祝法鲁克登基,穆兄会的武装组织巡游队也在会议期间首次正式亮相。在长时间的欢庆后,穆兄会会员仍意犹未尽,聚集到阿比丁王宫前,高呼支持法鲁克国王的口号。同年底,当华夫脱党与王室发生分歧时,华夫脱党举行了大规模的群众游行,高呼“人民支持纳哈斯(华夫脱党领袖)”,而穆兄会却唱反调,在它组织的民众游行上,针锋相对地高喊“真主支持国王”。对此,国王喜不自禁,高兴万分,曾6次来到王宫的阳台上,对穆兄会的游行队伍频频致意。埃及媒体当时报道说,国王对穆兄会喊出了“真主支持国王,,的口号十分高兴,口中不停地重复说:“是的,真主与我们同在。”从那以后,穆兄会每年都举行类似的庆祝活动。   在王室和马希尔政权的庇护下,穆兄会支部数量在一两年的时间里快速增长,穆兄会从此有了自己的宣传阵地,准军事组织巡游队也不断发展壮大,公开进行素质训练,甚至军事训练,并参与维持地方治安的工作。当时,穆兄会被视为对付共产党和华夫脱党的工具,哈桑·班纳因此从王室和保皇势力那里得到了很多特权,如允许出版发行穆兄会报刊;以政府补贴价给穆兄会提供纸张;以象征性的价格为穆兄会巡游队提供统一制服和武器;批准建立穆兄会巡游队训练营地;委任哈桑.班纳的亲信之一穆罕默德·哈桑·阿什马维为宗教事务部长;宗教部和社会部为穆兄会提供了部分活动资金等。   穆兄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伊斯兰政权,哈桑·班纳深知世俗势力与之不共戴天。因此,在有生之年,他一直对埃及王室抱有幻想,即使后来穆兄会遭到了世俗政权的镇压,哈桑·班纳仍没有放弃对王室的幻想,仍在请求国王能对穆兄会网开一面。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 第一节 哈桑·班纳时代的穆兄会 一、穆兄会创始人哈桑·班纳 二、穆兄会初创阶段 三、穆兄会创立初期的两次大发展 四、穆兄会思想趋于成熟 五、瓦哈比运动的特殊影响 六、穆兄会的内部分裂 七、穆兄会制度建设 八、穆兄会的经济来源 九、穆兄会的暴力倾向 十、暗杀纳克拉什首相 十一、哈桑·班纳王朝的覆灭 第二节 后哈桑·班纳时代的穆兄会 一、穆兄会的重组 二、胡岱比接任总指导 三、穆兄会对埃及革命的特殊贡献 四、穆兄会与自由军官组织的特殊关系 五、穆兄会与革命者的分歧与较量 六、穆兄会暴力倾向再次抬头 七、暗杀与覆灭 第三节 “二次创业”后的穆兄会 一、萨达特全盘西化 二、暗杀萨达特 三、穆兄会的策略转变 四、穆巴拉克开启议会大门 五、埃及重回“二元政治”时代 第四节 穆兄会的伊斯兰激进主义理论 一、哈桑·班纳“二十条” 二、赛义德·库特卜的极端思想 三、两条路线的异同 四、纠偏运动及理论僵化 第五节 穆兄会的改革倡议 一、埃及人建设 二、政治改革 三、司法改革 四、选举改革 五、经济改革 六、教育和科研 七、爱资哈尔宗教机构改革 八、扶贫问题 九、社会改革 十、妇女问题 十一、科普特人问题 十二、文化领域改革 十三、外交政策 十四、各方对穆兄会倡议的反应 第六节 穆兄会与中间党的关系 六、穆兄会暴力倾向再次抬头 七、暗杀与覆灭 第三节 “二次创业”后的穆兄会 一、萨达特全盘西化 二、暗杀萨达特 三、穆兄会的策略转变 四、穆巴拉克开启议会大门 五、埃及重回“二元政治”时代 第四节 穆兄会的伊斯兰激进主义理论 一、哈桑·班纳“二十条” 二、赛义德·库特卜的极端思想 三、两条路线的异同 四、纠偏运动及理论僵化 第五节 穆兄会的改革倡议 一、埃及人建设 二、政治改革 三、司法改革 四、选举改革 五、经济改革 六、教育和科研 七、爱资哈尔宗教机构改革 八、扶贫问题 九、社会改革 十、妇女问题 十一、科普特人问题 十二、文化领域改革 十三、外交政策 十四、各方对穆兄会倡议的反应 第六节 穆兄会与中间党的关系 一、“中间党”简史 二、何谓“中间” 三、抹不去的穆兄会“影子” 四、“中间党”创始人马迪 第七节 穆兄会面临的问题 一、体制僵化与身份合法化问题 二、“元老派”与“少壮派”之间的分歧 三、穆兄会的领导权问题 四、穆兄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问题 第二章 穆兄会的国际化进程 第一节 哈桑·班纳的遗愿 第二节 穆兄会国际化的契机 第三节 穆兄会国际组织总章程 第四节 穆兄会国际组织的发展 第五节 穆兄会国际组织现状 第三章 穆兄会的主要分支机构 第一节 巴勒斯坦哈马斯 一、哈马斯与穆兄会的关系 二、哈马斯诞生的背景 三、哈马斯的抵抗历史 四、哈马斯的立场 五、哈马斯与巴解组织的关系 六、哈马斯参与巴政治进程 七、哈马斯问鼎巴政坛 八、哈马斯政权名存实亡 九、哈马斯立场的改变 十、哈马斯主要领导人 第二节 苏丹穆兄会 一、图拉比领导穆兄会 二、图拉比模式及其影响 三、军政权与伊阵的关系 四、苏丹穆兄会主流派的分歧 五、斋月决裂 六、图拉比思想分析 第三节 阿尔及利亚伊斯兰激进主义组织 一、伊斯兰激进主义的传播 二、伊斯兰拯救阵线 三、伊斯兰武装组织 四、与“基地”组织的关系 五、穆兄会势力的急剧上升 第四节 叙利亚穆兄会 一、初期阶段(1930~1949) 二、合作与对抗并存阶段(1949~1953) 三、发展阶段(1954~1963) 四、全面对抗与覆灭阶段(1963~1983) 五、叙利亚穆兄会的分裂及现状 第五节 突尼斯穆兄会 第六节 约旦穆兄会 一、发展历史及现状 二、内部派系争斗 三、与王室的关系 四、与哈马斯的关系 第四章 伊斯兰激进主义极端组织的全球化 第一节 埃及主要的伊斯兰激进主义极端组织 一、埃及伊斯兰解放党(军事技术组织) …… 第五章 “基地”组织 第六章 “基地”组织主要分支机构 第七章 伊斯兰解放党及其分支机构 第八章 黎巴嫩真主党 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