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开篇(1949-1966年)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90340
  • 作      者:
    张乾元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张乾元,男,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持和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研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高校理论战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科技进步与对策》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合著、参编著作5部。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寻找适合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并将其积累的丰富经验提升为理论,用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是相对于“第一次结合”而言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开篇(1949-1966年)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1949-1966年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为研究对象,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现时代的高度阐释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揭示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
精彩书摘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巴黎公社是由无产阶级一个阶级掌握政权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是由无产阶级的政党——苏联共产党一党执政。可见,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一般说来,只允许无产阶级政党存在,不允许资产阶级政党或者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派别和团体存在。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虽然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但并不排斥其他民主党派的存在,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并存,互相监督”,共同管理国家。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与政府工作和国家管理。这一制度显然有别于苏联苏维埃政权的“一党制”。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它为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最后,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研究国家结构形式时,总是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去分析各种国家结构形式。他们从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出发,原则上主张实行单一制,反对联邦制。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一个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在国家结构形式上实行单一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民族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种制度是国家统一与民族自治相结合,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相结合,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相结合。它从根本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少数民族参加国家和本民族内部事务管理,提高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共同繁荣。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基础的确立
    无产阶级在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以后,“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②在我国,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人民民主专政日益巩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就迫切地提到了全党全国人民面前。但是,同马克思设想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情况不同,同苏联在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只是不发达的情况也不一样,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现代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的国家。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几个相关概念的阐释
1.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开篇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思路
2.“第二次结合”开篇的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和特色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1949-1966)的历史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国际环境
1.两大阵营:从“冷战对抗”到“缓和对话”
2.社会主义阵营:从“结盟”到“分裂”
3.民族独立运动、世界经济发展和新科技革命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国内条件
1.经济关系、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2.党的执政地位的变化
3.党和群众对领袖的信任和崇敬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2.列宁斯大林关于经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直接理论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实践经验
1.解放区社会改造和经济建设的经验
2.国际无产阶级运动中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
3.中国共产党动员、组织和领导群众的基本经验
五、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总任务和历史分期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总任务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1949-1956: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制度奠基
一、“第二次结合”提出面临的重大问题
1.战争与和平: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
2.中苏国家利益冲突与意识形态分歧
3.中国共产党党内关于经济建设问题的不同意见
二、奠定“第二次结合”的制度基础
1.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基础的确立
3.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确立

第三章 1956-1966:“实行第二次结合”的试验
一、“实行第二次结合”命题的提出
1.“实行第二次结合”命题提出的背景
2.“实行第二次结合”的内涵
二、“实行第.-:二次结合”的实践过程及特点
1.学术界的不同见解
2.“实行第二次结合”的实践过程
3.“实行第二次结合”的特点
三、“实行第二次结合”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分析
1.从“赶超构想”到“总路线”:“实行第二次结合”行动纲领的形成
2.从“大跃进”到“人民公社”:“实行第二次结合”的实现形式
3.从整风反右到“四清”运动:“实行第二次结合”中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教育
4.读“三本书”、搞“调查年”和“七千人大会”:“实行第二次结合”过程中的总结经验
四、“实行第二次结合”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第二次结合”开篇阶段(1949-1966)的理论贡献
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中国:工业化道路初步探索的新成果
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新认识
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的新贡献
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新视界
六、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新思想
1.增强党的团结
2.执政党要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3.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