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科技知识与国际政治权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13228
  • 作      者:
    黄凤志等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黄凤志,政治学专业国际战略学研究方向博士,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政治系主任。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化与当代国际关系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研究。承担了200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革命的国际政治效应研究”。200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信息时代国际关系中高科技知识与政治霸权关系研究”,曾获省级优秀社会科学论文奖和优秀教材奖。在《世界历史》、《世界史研究动态》、《现代国际关系》、《亚太研究》、《国际展望》、《史学集刊》和《东北亚论坛》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学术观点被《历史学年鉴》、《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政治》转载。出版的学术著作有《当代国际政治问题析论》、《信息革命与当代国际关系》和《东北亚安全战略研究》等。主编的教材有《当代国际关系》、《中国外交史(1840~1949)》。
展开
内容介绍
  文艺复兴运动萌发于意大利,并能得到蓬勃发展,有赖于意大利拥有丰厚的文化遗产。意大利半岛拥有最完备的古典的、东方的、阿拉伯的多种因素的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文化蕴藏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早在9~11世纪,意大利的图书馆系统就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发展,这些图书馆有效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遗产。雅各布?布克哈特指出:“如果不是由于那个时代的收集家不遗余力、不怕困难地从事搜求的热情,我们一定只能拥有我们手中现在所有的几个小部分,特别是希腊人的文学作品。”①15世纪,在意大利出现了大规模的民间藏书和公共图书馆,这些图书馆所收存的大量古典书籍,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营养。②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文主义者从遗存的典籍中发现了古典文化的灿烂辉煌,使身处中世纪宗教氛围中的他们心驰神往,并从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和思想武器。图书馆系统和学校教育系统向来被人们视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两只轮子。早在9~11世纪,意大利的许多学校在修道院、大教堂和教会中得到发展,城市中的世俗学校从11世纪开始也陆续兴起。12世纪之前,甚至小城镇及附近的乡村都有他们的世俗教师。③在当时的西欧,意大利的世俗学校数量最多,声誉最好,如佛罗伦萨就拥有极为完整的教育系统。当时佛罗伦萨人口约有90000人,而在校读书的约有10000~12000人,按1380年该城进行的人口普查数据,每个家庭平均为4.2人,以此计算全城约有2万户,差不多2户就有1人在校学习。彼得拉克形容说:“甚至木工们、漂布者们和庄稼汉们都丢下了他们的谋生职业去谈论阿波罗和缪斯的女神来了。”
展开
精彩书摘
  文艺复兴运动萌发于意大利,并能得到蓬勃发展,有赖于意大利拥有丰厚的文化遗产。意大利半岛拥有最完备的古典的、东方的、阿拉伯的多种因素的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文化蕴藏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早在9~11世纪,意大利的图书馆系统就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发展,这些图书馆有效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遗产。雅各布·布克哈特指出:“如果不是由于那个时代的收集家不遗余力、不怕困难地从事搜求的热情,我们一定只能拥有我们手中现在所有的几个小部分,特别是希腊人的文学作品。”①15世纪,在意大利出现了大规模的民间藏书和公共图书馆,这些图书馆所收存的大量古典书籍,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营养。②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文主义者从遗存的典籍中发现了古典文化的灿烂辉煌,使身处中世纪宗教氛围中的他们心驰神往,并从中找到了精神寄托和思想武器。图书馆系统和学校教育系统向来被人们视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两只轮子。早在9~11世纪,意大利的许多学校在修道院、大教堂和教会中得到发展,城市中的世俗学校从11世纪开始也陆续兴起。12世纪之前,甚至小城镇及附近的乡村都有他们的世俗教师。③在当时的西欧,意大利的世俗学校数量最多,声誉最好,如佛罗伦萨就拥有极为完整的教育系统。当时佛罗伦萨人口约有90000人,而在校读书的约有10000~12000人,按1380年该城进行的人口普查数据,每个家庭平均为4.2人,以此计算全城约有2万户,差不多2户就有1人在校学习。彼得拉克形容说:“甚至木工们、漂布者们和庄稼汉们都丢下了他们的谋生职业去谈论阿波罗和缪斯的女神来了。”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近代知识革命与西欧国家的崛起
一 知识革命的透视
二 近代知识革命缘起的人文社会环境
三 近代知识革命与西欧在世界体系中的政治霸权地位

第二章 科技革命的国际政治权势效应
一 科技革命对国际政治权势的影响:国家层面
二 科技革命的地缘政治效应

第三章 科技革命对霸权体系变迁的影响
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大英帝国的崛起
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大战与旧秩序的终结
三 信息化发展浪潮与当代国际体系转型

第四章 信息革命的综合国力效能和国际政治权势效应
一 综合国力观的纵向审视
二 信息化与硬实力的增长
三 信息化与软实力的发展
四 信息综合国力的国际政治权势效应

第五章 数字鸿沟的浮现及其国际政治权势效应
一 数字鸿沟:全球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失衡
二 信息化反差:南北关系面临的新挑战
三 知识霸权对当代国际政治的影响

第六章 新军事变革兴起及其国际政治权势效应
一 信息革命与新军事变革兴起
二 信息化时代的军事数字鸿沟
三 新军事变革的国际政治权势效应

第七章 高科技知识在信息化时代国家间博弈的地位与作用
一 国际关系中国家间政治权势博弈态势的历史演进
二 信息化时代国家间高科技知识博弈的动因分析
三 信息化时代国家间高科技知识博弈的主要特征
四 国家间高科技知识博弈的未来走势

第八章 信息化时代高科技知识与政治霸权的互动关系
一 信息化时代国际关系中政治霸权的权力源泉
二 信息化时代高科技知识对政治霸权的推动
三 信息化时代高科技知识的政治霸权审视

第九章 科教兴国:21世纪中国振兴崛起的道路
一 走科教兴国之路增强中国综合国力
二 谋自主创新之途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
三 开和平崛起之河共绘和谐世界蓝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