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政治大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776375
  • 作      者:
    刘建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五千年政治的成败得失   围绕政治权力的生死较量   重大政治决策的前因后果   古今中外政治的经验教训
展开
内容介绍
  《政治大略》通过对五千年来世界重要国家政权,面对特定历史时代和重大政治事变所作出的政治判断、政治决策,所采取的政治举措、政治行动及其所带来的重大而深远影响的研究和探讨,力求找出政治方面的规则、要领、谋略、经验、教训,即政治大略。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的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是奴隶制度占主要地位的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阶级阶层关系比较简单,即由贵族(商王、王室宗族、官僚和诸侯邦伯等)、平民(与贵族有一定血缘关系的自由民)和奴隶两大阶级构成。商政治简单残暴,奴隶主把奴隶当成财物,对奴隶进行极其残酷的剥削压迫,既挫伤奴隶生产的兴趣,又迫使奴隶起来反抗;嫡庶制既容易引起嫡子之间的争夺,又容易造成庶子起事。当时,出现了有一定知识的巫和史,二者都代表鬼神,王权借鬼神强化。在巫、史指导下的商政治,从整体上说比较愚昧、迷信和简单残暴,缺乏自觉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指导。   商末期发展起来的周国,建立封建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富国强兵,推翻奴隶制的商,建立西周王朝(约公元前1046一前771年)。据史书记载,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分封七十一国。西周通过分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确定位次的尊卑;通过分出内服(指在中央任职的各级官吏)、外服(指被封在王畿范围以外和边远地区的贵族、侯伯),确定贡赋的轻重。   西周之所以实行分封制,主要是因为灭商后,统治区域陡然扩大,王室作为核心必须建立藩屏、属国,分区统治疆土;在边远地区建立据点,抵御外族侵略,护卫内土;建立以王室为核心的层层分封制度,使天下疆土归于一统,通过层层贡赋壮大国家力量,统揽天下。这种制度在当时是历史性的进步,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对于生产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政权巩固都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在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主的经济基础上,西周社会的阶级阶层进一步细化了。
展开
目录
政权是内外政治互动的中心环节 政治的奥妙在于裕民 阶级划分越细化,政治统治越严密 政治民主可以缓和阶级对立 凌驾于政治同盟之上必自毁同盟 平衡宗教关系,以平衡政治关系 改变政治制度可能制造权力斗争 暴政埋藏政治隐患 政治基础决定政权寿命 强化政治思想与强化政治权力相得益彰 用人最忌削弱政治控制力 军事改革不能不计政治后果 权力野心越膨胀,政治眼光越短浅 “严政”或“宽政”的政治前提是强干弱枝 弥合政治裂痕最忌重用私人 绝不能在政治控制力上宽惠仁恕 变宗教政策为政治权威 维持现状是一种政权稳定术 政治手段不可只软不硬 大权旁落必有政变 经济实力是政治强权的命脉 思想统一推动政治统一 滥用民力诱发政治激变 政治改革首要是大权在握 消除政权体制隐患宜早不宜迟 用人的大方向在于培植决定性政治集团 政治制度最忌照抄照搬 对外扩张可能削弱对内政治控制力 社会运动由无形政治之手操纵 权力斗争催生异己政治势力 以政治传统维持政治稳定 政治抱负一旦悖逆时势就会化为泡影 拿政治权力做交易后患无穷 俗界政治混乱之际正是教界势力扩张之时 搞政治联盟谨防引狼入室 对威胁判断失误导致政治失误 实行政治制度大权宜专不宜分 中央权力是维护政治统一的决定性因素 集权是快速强国的政治手段 文艺运动潜移默化政治意识 推行严猛政治让肉烂在锅里 政治分化比暴力侵夺更阴险 专制政权必先乱于己而后亡于人 凭借政治民主夺取政权 改革以政治方向为指针 政治制度越现实影响越深远 派别斗争激化源于政权弱化 利害关系决定政治关系 以政治独立性实现政权合理性 变政治危机为历史机遇 不卷入政治旋涡本身就是经济发展机遇 强权是一切政治问题的决定因素 政治多元化导致政体变动频繁化 政治斗争的中心问题是政权问题 把阶级对立纳入政治控制范围 政权腐败与政治危机如影随形 左右强国政治联盟以与为取 暴力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 政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唤起民众 政治扩张实质是经济扩张 政治就是政治 在大国政治焦点地区越穷兵黩武越死无葬身之地 军事独裁是政治无能的集中表现 用政治铁腕驾驭经济历史性转变 主要政治倾向左右政治路线 搞“经济政治”会使政治经济 外部压力越大政治问题越怕积累 以准确政治判断把握世界历史机遇 发展经济是最大的政治 政治笔记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