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武唇舌退秦师<br> 晋文公重耳继位以前,四处流亡,曾有一段时期非常落魄。当时有的诸侯待他好些,将他作为上宾接待,好吃好喝好住,还给他送漂亮女人;有的诸侯不冷不热,来不迎接,去不欢送;有的诸侯则根本看不起这位年过半百还在四处奔波的晋国公子,比如说郑文公。<br> 当年,公子重耳离开了宋国,原本打算投奔郑国,郑文公却认为他是被父亲抛弃之人,不必礼待。上卿叔詹则认为,晋公子得到上天眷顾,不可怠慢,并向郑文公举了三个例子:“一般人都认为‘同姓为婚,其类不蕃’。公子重耳为姬姓,其母为狐姓,两者同宗,可重耳偏偏是处有贤名,出无祸患,这是上天眷顾的表现之一;重耳在外流亡十多年,晋国却一直没能从内乱中解脱出来,好像是上天有意让晋国等着重耳回去收拾,这是上天眷顾的第二大表现;这第三个表现更明显,重耳出逃之时,晋国内一班最优秀的人才如赵衰、狐偃等都弃家离国,跟随重耳,这么多年也不移其志。这决不是愚忠,而是他们确信,只要跟着重耳,有一天定会让他们的才华得以充分施展。”叔詹接着又说,“礼待同姓之人,体恤穷困之人,尊敬贤德之人,顺应天命,皆为天大好事,主公万不可失之交臂啊!”<br> 叔詹将道理说得如此透彻了,却仍打动不了郑文公。郑文公想法其实也很简单,“重耳已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有什么作为?我何必如此劳神费心!”<br> 叔詹见郑文公执意不肯礼待重耳,于是转而建议郑文公索性杀掉他,省得让人记恨,留下后患。文公听了大笑道:“叔詹大夫莫非是发高烧烧昏了头,怎么尽说胡话,一会儿要我礼待,一会儿要我动刀。礼待重耳,我能得到什么回报?反过来我又何苦为杀一流亡公子去和晋国交恶?”最终,郑文公拒绝重耳入境。<br> 事情果真让叔詹言中,这以后没几年,重耳便回国继了位。<br> 晋文公重耳牢记住那几个羞辱他或拒绝他人境的诸侯,成为君主后表面上虽然不动声色,实际上已经开始实施报复,郑文公自然也逃不掉。<br> 在晋文公的治理下,晋国迅速强盛,在诸侯当中已享有极高的威望。郑文公忐忑不安,一会儿极力讨好,与晋结盟;一会儿又担心遭到报复,转而投奔楚国。摇摆不定,更激怒了晋文公。<br> 周襄王二十二年(前630年),晋文公联合秦国,下决心要好好教训一下郑国。两国国君各引本国大军,分别驻扎在郑城的东、西两侧,将郑城团团围住。<br>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郑城内已差不多要断粮缺薪,慌得郑文公手足无措。<br> 就在这个时候,还是当年被郑文公笑话过的大夫叔詹献上一计:“秦、晋合兵,其势不可挡,硬拼不行,死守也不行。眼下非得有一巧辩之士去游说秦穆公不可。只要争取到秦国退师,晋国必定是孤掌难鸣,我们也就用不着害怕了。”<br> 通过层层推荐、考核,倒真发现了一位口若悬河、舌摇山岳之士。他的名字叫烛武,已年过七十。郑文公派人召他人朝时,他正在宫廷园林里伺弄花草。在这以前的几十年里,他只是管理宫廷花园的小吏,谁也没来过问他还有些什么特长。虽历经几代国君,他却从未得到过重用。<br> 来到郑文公眼前的烛武让他大大出乎意料,令他简直不敢相信。难道这人就是倾城挑出的最佳辩士?头发、须眉白了姑且不说,还弓腰驼背、步履蹒跚的,昏花的双眼竟然还残留着点点眼屎。<br> 要在平时,郑文公不仅不会让这种行将就木的老头进到宫内,很可能还要让推荐之人吃点苦头。可现在,毕竟是国难当头了,只要有人能给他消灾,管他是老头还是小孩。<br> 郑文公请烛武人坐后,顾不得寒暄,便单刀直人地问道:“听说你有过人的辩才,今天请你来,是想派你去城外的秦营,劝秦穆公退兵。你看是否可行?”<br> 烛武尽管事先已得知自己的使命,可亲耳听文公这么一说,还是让他激动得不能自抑。他在想,我这辩才并不是年到七十才学成的,但三代国君,却没有一个想到用用这位天天在眼皮底下种花养草的花匠,在我人生中最美好、精力最旺盛的青壮年时候所做的一切,却只是为了博得宫内贵人的一笑!好不伤心!现在倒好,到我老态龙钟、行将就木了,却要我担当重任,为国效力了。呜乎哀哉!<br> 想到这,烛武开口了:“老臣实在是才疏学浅,少壮之年都不能为国建立尺寸之功,何况今日垂老,脑袋不好使了,行动不方便了,说话不流畅了,叫我如何能担当得起如此重任呢?”<br> 郑文公再蠢也听得出,烛武是在抱怨他和先君,有意拿架子。可眼下少了这“屠夫”,带毛的猪也没得吃了。文公连忙赔不是,说:“先生侍奉几代郑君,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都是寡人的过错。我有眼不识泰山,使先生您荒废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罪过罪过!今日我便封先生为亚卿,请您无论如何替这个国家走一遭,郑国几十万人就拜托先生了!”<br> 烛武哪里会真的拒绝!这一辈子他等呀,盼呀,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脱颖而出,为国建功立勋!哪怕是到了七老八十,也矢志不渝!况且文公已这般低声下气地求他了,他还能说什么呢?<br> 大臣们突然发现,当烛武受命出朝时,除了头发胡子仍是白色的,似乎一切都变了。他腰背挺直,步履矫健,眼光有神,脸色红润。满朝文武似乎一下子有了一个共识,烛武老大夫决不会有辱使命!<br> 这时,晋、秦二国更加紧了围城,郑城危在旦夕,已容不得烛武从容盘算。他当夜便让人用吊篮将他从东门城墙放下,直奔秦营。<br> 把守营门的秦兵听说这么个糟老头半夜要求见他们的穆公,觉得是寻他们开心,无论如何也不肯放人。打扰了国君休息,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br> 烛武见此光景,索性一屁股坐在营门前,放声大哭起来。这七十多岁的老头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起来是何等的凄凉,何等的伤心!震天的哭声将那些卫兵们的心都揪紧了。最后还是一位下级军官实在受不了这种折磨,将烛武擒至穆公帐下。<br> 穆公还没睡,正与几员大将商量明日攻城之事,得知带进来的这位身上尽是灰土,脸上满是泪花的老头是郑国大夫时,脸上闪过一丝轻蔑的冷笑。他打心眼里看不起郑国,心想这郑国哪有不破之理?已到如此危急关头,却派出这等使臣,这葫芦里能有什么好药!<br> 秦穆公没让烛武入座,一边看着地图,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你有何伤心事,为何在我秦营的门口哭?”<br> 烛武回答道:“我是哭郑国很快就要灭亡了。”<br> 穆公觉得好笑,说:“那是明摆着的事,可你也用不着冒着生命危险,跑到这儿来哭呀,在自己家里哭不就得了?”<br> 烛武并不理会穆公的讥讽,说:“老臣哪里光是哭一个郑国?也是在为您的秦国哭呢!眼下郑国是一小国、弱国,就像路边的蚂蚁,踩死了毫不足惜。可您的秦国就不一样了,要是不明不白地让人给灭了,岂不太可惜了?”<br> 听到这里,穆公唰的变了脸,怒气冲冲地指着烛武喝道:“烛老头,你别在这儿胡说八道、危言耸听!今天你如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我这把剑是不会饶你的!”<br> 大凡说客,最怕的不是威吓,而是不让其开口。只要能让其说话,大多可以牵着听者的鼻子走。多少说客在刀斧之下,凭三寸不烂之舌,不仅保住小命,还从此飞黄腾达、名声大振!所以烛武毫不畏瞑,对着穆公从容道来:“秦、晋何其强盛,仅来一国,我们小小的郑国就难以抵挡,何况两国合兵,所以说郑国灭亡是注定的。只要您高兴,今晚攻城,郑国就不可能保存到明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您辛辛苦苦地发兵到此,灭了我们郑国,对您,对您的秦国又有些什么好处?我怎么也想不出来,哪怕是一丁点儿。您也不妨想想,如果没有任何好处,您又何苦劳师费财,供他人支配呢?”<br> 这一席话改变了穆公对烛武的看法,不由对他恭敬起来,忙命人搬来椅子,端上茶水。待烛武入座,呷了口茶后,穆公认真地问道:“老先生为什么说秦国助晋伐郑,只有坏处,没有好处?”<br> 烛武侃侃而谈道:“郑国与晋国的东部交界,而秦国又处于晋国的西部。从秦国到郑国,相距千里之遥。从东面来郑,中间隔着晋国,从南面而来,又必须穿过周天子禁地,您能飞越周、晋得到郑之土地吗?显然不可能。郑国亡后,寸土都为晋国所有,您秦国又何苦来着?”<br> 秦穆公听了,也觉得有些道理。<br> 以上只是烛武所要讲的第一层意思,不容穆公再想,烛武又发起了第二轮攻心战:“秦、晋两国历来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又是邻国。而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对两国都是灾难。秦国如比晋国强大,就不会把晋国放在眼里,晋国也自然会把秦国看成自己的敌国。反过来也一样。老臣刚刚说过了,郑国一亡,寸土都归晋国所有。郑国虽弱小,但晋国兼而有之后,国力必然增强,相比之下,秦国只是在原地踏步,与晋国有了明显的差距。自己出兵出力出钱,为人家赢得土地和资财,反过来,又使自己的力量相对削弱,这难道是有识之士出的主意吗?”<br> 听到这,秦穆公不禁汗颜。当时晋国来约共伐郑国时,自觉是名利双收的好事,便欣然出兵。可眼下让烛武这么一说,倒成了低能儿干的低能事。<br> 至此,秦穆公在思想上完全成了烛武的俘虏,老在自责怎么在出兵问题上会如此草率,让人家牵着鼻子走,而根本不去想自己这会儿又被敌国的辩士牵着鼻子走了。<br> 烛武的话还没有讲完,他还要再揭秦穆公的伤疤,进一步挑起穆公对晋的仇恨,于是又说道:“当年晋惠公为了得到您的支持,顺利登上君位,曾许诺给您河外五邑,可他一回到晋国,便毁约了。这事秦君还记得吧?其实,秦国对晋国的支持和贡献不知有多少,晋国又什么时候有分毫还报于秦国的?就说晋国现在在位的君主,又何尝不是你一手扶植起来的?可他登位几年了,除了要您不停地为他出兵,又有什么回报呢?可见晋国根本就不是真心想与秦国友好。今天向东拓地,亡了郑国,您能保证明日他不向西拓地,加害于秦吗?在众多诸侯中,您算是最贤能的,但怎么会轻易中了晋侯之计,心甘情愿绕着他的指挥棒转呢?这就是老臣痛哭的真正原因。”<br> 烛武到此戛然而止,端起茶杯看秦穆公的最后反应。<br> 穆公思索良久,便毅然作出了退兵的决策。为防止晋国单独攻郑,还给郑国留下了杞子、逢孙、杨孙三员战将和两千精兵,帮郑国把守城门。<br> 如此,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晋国明白光靠自己的力量很难攻破郑城,在得到郑国保证,让逃亡在晋国的郑文公的弟弟公子兰回国册封为世子后,也退兵了。<br> 七十老翁烛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凭一巧舌,说退秦师,在青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不朽英名。<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