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季羡林随想录.十二,缘分与命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7422566
  • 作      者:
    季羡林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时光流逝,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走的这一条路7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展开
作者简介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展开
内容介绍
    信缘分与不信缘分,对人的心情影响是不一样的。信者胜可以做到不骄,败可以做到不馁,决不至胜则忘乎所以,败则怨天尤人。中国古话说:“尽人事而听天命”。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决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但又必须“听天命”。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走了进去,从映着泰姬陵倒影的小水池旁走向泰姬陵,登上了一层楼高的平台,绕着泰姬陵走了一周,到处嘹望了一番。平台的四个角上,各有一座高塔,尖尖地刺人灰暗的天空。四个尖尖的东西,衬托着中间泰姬陵的圆顶那个圆圆的东西,两相对比,给人一种奇特的美。我想不出一个适当的名词来表达这种美,就叫它几何的美吧。后面下临阎牟那河。河里水流平缓,有一个不知什么东西漂在水里面,一群秃鹫和乌鸦趴在上面啄食碎肉。秃鹫们吃饱了就飞上栏杆,成排地蹲在那里休息,傲然四顾,旁若无人。
    我们就带着这些斑驳陆离的印象,回头来看泰姬陵本身。我怎样来描述这个白色的奇迹呢?我脑筋里所储存的一切词汇都毫无用处。我从小念的所有的描绘雄伟的陵墓的诗文,也都毫无用处。“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多么雄伟的诗句呀!然而,到了这里却丝毫也用不上。这里既无绣户,也无雕梁。这陵墓是用一块块白色大理石堆砌起来的。但是,无论从远处看,还是从近处看,却丝毫也看不出堆砌的痕迹,它浑然一体,好像是一块完整的大理石。多少年来,我看过无数的泰姬陵的照片和绘画;但是却没有看到有任何一幅真正照出、画出泰姬陵的气势来的。只有你到了泰姬陵跟前,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里,翘首仰望,纯白的大理石墙壁有几十米高,仿佛上达苍穹。在这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不知道,反正我自己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我想到了苏东坡的词:“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自己仿佛已经离开了人间,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有人主张,世界上只有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把二者融合起来成为浑然一体的那种美,只应天上有。我眼前看到的就是这种天上的美。我完全沉浸在这种美的享受中,忘记了时间的推移。等到我从琼楼玉宇中间转来时,已经是我们应该离开的时候了。
    从泰姬陵到红堡是一条必由之路,我们也不例外。到了红堡,限于时间,我们只匆匆地走了一转,莫卧儿王朝的这一座故宫,完全是用红砂岩筑成的。
展开
目录
我们面对的现实 1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4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10
满招损,谦受益 12
难得糊涂 14
活思想 16
走运与倒霉 20
牵就于适应 22
缘分与命运 24
谦虚与虚伪 26
成功 28
容忍 30
毁誉 32
坏人 34
傻瓜 36
隔膜 38
世态炎凉 40
三思而行 42
生命的价值 44
我的自述 47
我与《万泉集》 57
我与东方文化研究 54
我的小山 58
朗润园随想 67
燕南絮语 66
牵线人 70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 72
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 78
科纳克里的红豆 84
马里的芒果城 88
战斗吧,非洲 97
巴马科之夜 95
野火 99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02
春色满寰中 106
一个影子似的孩子 108
两个小孩子 110
天竺心影 115
丝绸之路 119
回到历史中去 122
天雨曼陀罗 126
泰戈尔与普列姆昌德 130
真实的泰戈尔 132
谈柯棣华 137
谈飞天艺术(节录) 139
漫谈吐火罗文 141
谈(节录) 743
谈东方文学 145
谈西学东传 149
漫谈词典 152
谈敦煌学 154
谈文学交流 157
京剧杂谈 161
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 163
谈中国舞蹈 167
论广告 171
中国历史必须重写 173
成语和典故 175
中餐与西餐 177
语言与文字 179
走向天人合  181
鉴往知今 183
宗教 185
回头看看 187
黎明前的北京 191
我同澳门的因缘 193
澳门回忆 196
搞传统文化,正是为了现代化 198
芝兰之室 199
文得学养 201
绍兴人的骄傲 203
空谷足音 205
论新体旧诗 208
民族性 270
中国的民族性 212
治学四法 214
文字之国 215
我看中国文化书院 217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18
学问中没有捷径 220
新年抒怀 223
虎年抒怀 229
兔年万福 23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