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个体小农经济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色。中国历代的封建皇帝是依靠地主、绅士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的。我们过去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所以长期停滞,只是由于家庭手工业和小农农业的强固结合,商品经济不容易瓦解这种带有公社性的自然经济,以至社会发展停滞:这也完全是套古代东方史的公式。实际上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所造成的农民的极端穷苦和落后,才是中国封建社会停滞的基本原因。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中国的农民战争是从秦朝的陈胜、吴广等开始的,而只有这种农民战争,才是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在陈胜、吴广等起义前,周代的阶级斗争,主要是“国人”或人民起义的形式,里面也以农民为主体。这种起义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学习毛主席著作后,我们体会了“国人”和人民起义的意义,在讲义中我们强调“国人”和人民起义的作用,这和过去叙说春秋战国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只着眼于生产力发展一点,也已大不相同。
上层建筑对基础的反作用,当然是经常存在的。我们过去只讲基础的决定上层建筑,而对上层建筑对基础的反作用,则讲得很少;至于有时上层建筑对基础会起决定性的反作用一点,则从来不曾注意。通过这次学习和讨论,使我初步明了了这个原理。因此我在处理战国时代变法问题时,就觉得当时上层建筑的改变和它对于基础所起的反作用,是主要的、决定性的。因为当时封建制生产关系(地主对佃农,国家对“自耕农”)已初步战胜了奴隶制生产关系,所以迫使上层建筑改变,产生了封建国家,但封建国家建立后又发展封建制,扫除奴隶制的残余。这样,上层建筑就起了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