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风水?最早提出风水一词的《葬书》这样解释风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br> 在远古时代,风水术并没有成为独立的学派,而是术数的一种,到商周之际,人们才开始有了“卜宅”的活动,这是风水术比较早的原始形态。最早这种卜宅的活动称为卜宅或相宅,后来比较普遍的称呼是青乌,因传说青乌是《葬书》的作者。而汉代则把这种活动称为堪舆,这也是今天对风水比较普遍采用的一个叫法。从名称上看,那时的风水活动已经比过去单纯占卜问吉凶的做法有了更多的含义。《说文解字》的著者,东汉许慎认为“堪,天道也。舆,地道也。”汉代的风水术,逐渐演变发展,增加了对方位的考察,认识也更加复杂和全面。而最普遍用于现代的“风水”一词,形成于晋代,由郭璞在《葬书》中提出。<br> 风水在众多术数中之所以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力,有着更为长久的生命力,与其同众多中国传统经典学科的密切结合有关。而其中,对风水影响最大的,又属《易经》。《易经》素来被认为是中国最博大精深的理论结晶之一。我们都知道《易经》有四象、八卦、六十四卦,《易·系辞上》说:“易有两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