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出世与入世:佛教的现代关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84431
  • 作      者:
    学愚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佛教是佛陀基于解脱的实践而新主的宗教,产生于印度,弘大于中国。在传播过程中,佛教渐渐从出离世间转向融会世间,而在中国佛教史上,佛学救济世俗、融通世间的品质更得以显扬。但另一方面,其批判世间、批判社会的立场则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了。
展开
精彩书摘
  另一方面,佛陀对修行佛法者的世间生活又给以了一定程度的肯定,此乃基于他的教理偏于慧解的特点。“佛陀”之意即为“觉”,他更重视慧解而反对迷信,佛教“三学”(戒、定、慧)相资而成,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得解脱。“戒”是皈依佛教者所应遵守的规范,行其所当行,不行其所不当行。遵守“戒”,并未舍弃世间、残害身命,相反,在佛经中还提到佛陀曾亲自为弟子治病,因为佛法是由人去觉悟的,如果随便地丢弃生命,靠什么去觉悟呢?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流行着两种极端的生活方式:纵欲与苦行。如顺世外道主张人生的目的在于享受快乐,“最不信智慧,蔑视神权,力持死后无我,而举一切归之自然,遂以纵欲为解脱之正道也”。①而另一方面,又有诸如“自饿外道”、“投渊外道”、“赴火外道”、“自坐外道”、“寂默外道”、“牛狗外道”等苦行外道,以苦行为解脱的正道。
  佛陀先也曾致力苦行,甚至于日食一麻一米,险些丧命,但他最终觉悟到苦行并不能获得解脱,他认为纵欲与苦行都以情意妄识为本,应予以否定,而主张一种不苦不乐、以智为本的人生观,即“中道”,“中道”观认为简单地自我摧残、离世独处是不能够觉悟的。因为苦行者表现出了极端的弃世的色彩,所以“中道”观就体现为对世间生活的一定认可。
  同时,佛所觉悟的真理是平等慈悲的,佛陀深观缘起,悟到世上万事万物,包括人自身都是由诸多因缘和合而成,故我、万物都没有自我主宰者(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万物是相互依存、平等的,人我一如。观察众生苦难的真相,便自然会生起慈悲救度之心,行菩萨行,所以佛陀觉悟后游行人间说法四十五年,试图劝说众人依其学说修行。
  并且,佛陀说法的对象除了随行的出家众外,还有在家的居士和一般俗人,因此也必须对世间生活予以适当的定位。
展开
目录
试论佛教的社会批判立场
缘成史观与进化主义
——传统佛学现代转化的一个范例
星云模式及大陆人间佛教建设
全球化视角下的人间佛教
——以星云模式为中心
一曲碧湖水,悠悠万古情
——试论新女性吕碧城的人间佛教思想与实践
寺院经济的发展与人间佛教的理念
——以佛光山为例的研究
明代佛教的社会救济、公益事业及其现代启示
从寺庙到教团
——太虚大师人间佛教建设的制度构想及其实践
契理契机继往开来
——略论人间佛教关于戒律的近现代调适
弘一大师:人间佛教视角下的居士戒律
权利的缺失
——丛林和清规为何没有开出现代民主
佛教的心本史观与心本的佛教史观
——对人间佛教人本化的反思
隋唐五代佛教的环境保护
华严宗哲学与深层生态学
——佛教对当代环境危机的启发意义
从《央掘魔罗经》看佛教积极的慈悲精神
行佛与自我调御
——从汉译《念身经》谈起
福建普庵信仰和普庵教初探
佛教“意义系统”现代转型考察
——以无锡地区十年间三次调查为中心
太虚大师的美术观与人间佛教
禅悟与审美
——《坛经》禅法的美学诠释
佛性与人生的内在超越
——方东美论中国佛教的生命精神
昙鸾净土思想中的往生得益观念
中国佛教“家”观念略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