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宋明理学纲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614876
  • 作      者:
    蒋维乔, 杨大膺著
  • 出 版 社 :
    岳麓书院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青少年时,因主张“不主故常,而唯其是从之”而自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今常州)人。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佛学家。曾先后入江阴南菁书院和常州致用精舍深造,弃八股文,研究西学。除与杨大膺合作编著的本书之外,另著有《因是子静坐法正续篇》《中国佛教史》《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佛学概论》等。杨大膺(1903—1977),江西上饶人,民国著名学者,著述颇丰,其中有较大影响者除与蒋维乔合编的本书之外,另有《荀子学说研究》《孔子哲学研究》《孟子哲学研究》等。蒋维乔和杨大膺还合作编著过《中国哲学史纲要》。
展开
内容介绍
  《宋明理学纲要》用概论的体例编制,运用理学家自己研究之纲目,对宋明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于其不合于现在者去之,于其缺漏者增之”,分为论道体、论为学、论存养、论政治四纲目,并逐一作了简明扼要且深人浅出的论述,为后来宋明理学的研究初步确定了规模、问题,并为后来研究的深入做了先导。理学实在是一种切实的学问,很有功于人生社会国家:不过因它过于广大深远,不是一般沉醉于物质的人,所能实行或者了解的,因此有许多人认它为一种虚空的学问。其实不是理学自身的虚空,而是人们不能遵照去做。譬如登高山一般,山何尝算高呢,天下最高的山,也有一个顶,不是绝对不可登的,但是人不肯举足,立在山下,举目仰望,就以为高,这到底是山高,还是人弱呢?
展开
精彩书评
  蒋维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佛教学专家、养生家,在近代思想文化界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在哲学研究方面,他通过对我国哲学的考察与思考,先后撰写了《中国哲学史纲要》、《杨墨哲学》、《宋明理学纲要》等数部著作,提出了以哲学思想为经、以哲学家为纬的新的中国哲学史编撰体例和将中国哲学分为自然主义、人为主义、享乐主义、神秘主义、苦行主义、理性主义的新的哲学分派思想,对墨子、杨朱哲学进行了深深的剖析和辨证,对宋明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虽然其研究成果在当时影响力不够,但他关于中国哲学史的编写体例和分派思想在当时乃至在后来很长时期里具有自己独特的眼光,是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
  ——何宗旺
展开
精彩书摘

  从上面的研究,这种书名的内容,既是叙述宋、明理学的大纲节目的,所以要想名实相符,就不能和这点相违背。但是理学的大纲节目,到底是怎样的呢?到底那几点是应该讨论的呢?关于这些,我们并不能擅自主张,只有把理学家自己所划分的纲目,拿来做一种参考,根据他们的标准去讨论。但自来理学家,对于理学所讨论的对象,虽然详密,却少有人把它加以分类,到后来朱子出来,因为编订《近思录》,才把理学所讨论的对象,分为十四类:第一类论道体,第二类论为学,第三类论格物穷理,第四类论存养,第五类论改过迁善,第六类论齐家之道,第七类论出处进退辞受之义,第八类论治国平天下之道,第九类论制度,第十类论处事之方,第十一类论教学之道,第十二类论改过及人心疵病,第十三类论辨异端之学,第十四类论圣贤气象。后来张南轩编次《二程粹言》,又分为十类:第一类论道,第二类论学,第三类论书,第四类论政,第五类论事,第六类论天地,第七类论圣贤,第八类论君臣,第九类论心性,第十类论人物。在这两种分类中间,虽然彼此稍有差异;但没有大出入。不过朱子所分的稍微详细,南轩所分的比较简括,事实上,朱子没有超出南轩的范围,南轩也没有超出朱子的范围。为什么彼此不会大出入呢?这也因为理学本身,只有这些纲目,如果任意添减,那就失了它的本来面目了。朱子和南轩都是理学大家,自然他们都深明理学内容,决不会乱分的。现在我们为便于叙述起见,在这两种分类中间,暂取朱子所分的做根据,但朱子没有分开纲目的,只统分为十四类。现在我们把它分为纲目,而以纲统目。计四纲:第一纲论道体,第二纲论为学,第三纲论存养,第四纲论政治。第一纲统太极,太和,理,气,阴阳,心性,生,鬼神,人物等,第二纲统为学大要,格物,穷理,及教学之方等,第三纲统涵养改过迁善,克己复礼,出处进退辞受之义,改过及人心疵病,圣贤气象等,第四纲统齐家之道,制度,处事之方,及治国平天下等。
  ……

展开
目录
叙文
凡例
绪论上
绪论下
第一纲  论道体
第一目  总论
第二目  太极
第三目  太和
第四目  理
第五日  气
第六目  生
第七目  阴阳
第八目  心性
第九目  鬼神
第十目  人物
第二纲  论为学
第一目  总  论
第二目  为学大要
第三目  格物穷理
第四目  教学之方
第三纲  论存养
第一目  总论
第二目  涵养
第三目  改过迁善及克己复礼
第四目  出处进退辞受之义
第五目  改过及人心疵病
第四纲  论政治
第一目  总论
第二目  治国平天下之道
第三目  制度
第四目  齐家之道
第五目  处事之方
结论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