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语心读精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6750
  • 作      者:
    陈开先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孔子,中华文明史进入轴心时期的标志性人物,他思想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华夏文明进入了她的哲学觉醒与突破时期。这一时期同时产生的思想家还有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等,并为我们留下了《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墨子》、《荀子》以及《诗经》、《尚书》、《春秋》、《左传》、《易经》、《易传》、《礼记》等一大批历史文化经典。中华文明的轴心时期,以汉武帝“罢黜百家”为标志而归于终结。此后,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礼治文明建构,使华夏文明的根本精神不断遭到扭曲,并最终导致整个文明精神的堕落。对于这种堕落,古代中国的士大夫们进行过艰苦卓绝的反抗,并试图通过重回轴心文明时期的方式,进行文化拯救。但这些努力都没有抵抗住西方文明在近代对华夏文明的进攻,并在20世纪初摧毁了中国人对自己文明传统的自信心。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学而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此章可分以下三层来解读:
    (1)“学而时习之”何谓?关于“学”,汉儒强调其“觉悟”,故许慎《说文解字》云:“学,觉悟也,从教从门,门,尚朦也。”这样学的意义主要指领悟,学者对生活的领悟。而宋儒则更强调学的“效”之意义,即强调人的先觉与后觉之区别,后觉者必须依赖先觉者的引导,方可达到对生活与生命的理解与领悟。孔子身处于春秋末的历史乱局之中,为了拯时济世,提出了以“仁爱”为特色的救世主张。为了让当时的社会能够认同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有教无类”,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并缔建了华夏民族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团体,进而成就了一种以教或学为业的生活方式。有趣的是:古印度的六大“沙门”,以及古希腊以毕达哥拉斯学派为代表的学术团体,与孔子学术团体,几乎同时在世界的不同地区诞生,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观。
    孔子这里言“学”,应主要指的就是这种生活方式。至于“时习之”之“时”,传统之解释有三:①时年,既是指人应该适时而学,在适合学的年龄时段去从事为学之业;②时令,指为学者应该适应时令之变化,来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譬如春夏学诗、乐,秋冬学书、射等;③时律,指依据自然时律之变化来安排学者一天的学习生活,譬如晨诵、昏息、静夜思等。而至于“习”,朱熹认为:习者如鸟,小鸟学飞,须数数反复。即是指初学做人者,对生活有了领悟,就必须去反复实践之。由此理解,“学而实习之”是在说:致力于学的年轻人,不时对生活能有新的领悟,即他生活的知识能够有所增长,他的人生境界能够不断获得提高。当时孔子的弟子们在孔子身边,主要学习做人,即提高道德修养,其次再学习从政之本领。从做人的意义上讲,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就反复去实践它,并能够不断地给弟子们带来人生境界的提升,孔子说这种生命与生活之状态,无论对于教者还是对于学者而言,不都是一件十分令人愉悦的事情吗?
    ……
展开
目录
前方
一、学而
二、为政
三、八佾
四、里仁
五、公冶长
六、雍也
七、述而
八、泰伯
九、子罕
十、乡党
十一、先进
十二、颜渊
十三、子路
十四、宪问
十五、卫灵公
十六、季氏
十七、阳货
十八、微子
十九、子张
二十、尧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