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资源、能源与建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384672
  • 作      者:
    (日)日本建筑学会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资源、能源与建筑》通过大量图表,从理念和技术上阐明了如何避免资源与能源的无端浪费,启发人们,新的富足不应以牺牲后代的利益为代价,而应力求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全书共分2个部分,10个章节。第1部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分为5个章节:建筑行业中的资源利用模型;材料的使用方法;现有建筑的有效利用方法;建筑拆除方法的革新;考虑资源利用效率的设计案例。第2部分能源的有效利用,分为5个章节:作为环境调节装置的建筑;建筑规划与节能;建筑设备与节能;都市、地域规划与节能;新能源的利用。
展开
内容介绍
    《资源、能源与建筑》共分2个部分,10个章节。第1部分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分为5个章节:建筑行业中的资源利用模型;材料的使用方法;现有建筑的有效利用方法;建筑拆除方法的革新;考虑资源利用效率的设计案例。第2部分为能源的有效利用,分为5个章节:作为环境调节装置的建筑;建筑规划与节能;建筑设备与节能;都市·地域规划和节能;新能源的利用。《资源、能源与建筑》配有大量图表,阐明如何避免资源与能源无端浪费的思考方法和技术,从避免浪费这一出发点,启发人们,新的富足不是以牺牲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换来的,而必须是能让下一代也可继承的富足。《资源、能源与建筑》适用于建筑设计、环境规划、能源管理等方面人员学习借鉴,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和参考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1章 建筑行业中的资源利用模型
    1.利用各种资源生产出各种人造物从而使得文明活动得以维持。如果站在量的观点上来看,在人造物中建筑物所占有的比例是相当高的。比如,根据下田他们的研究结果:如果以重量来换算的话,日本所利用的全部资源中的六成都是被存储了起来,并且其大约一半的存储量是囊括在建筑中的。也就是说,以重量计算的话,可以认为在日本每年所使用的资源中有三成是被作为建筑存储的。
    建筑物中所使用的资源存储总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大概计算—下,假设建造1 m2钢筋骨架建筑需要使用0.1t的钢材,那么在全日本单是钢筋骨架建筑就会存储大约1亿5000万t的钢材。同时,假设建设1m2钢筋混凝土建筑物需要使用O0.6m3的水泥,那么在全日本单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就可存储大约6亿m3的水泥。如果以每年新建成的钢筋骨架结构所使用的钢材用量约为700万t、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中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用量约为2000万m3来考虑的话,仅仅是要满足修建20~30年的新建筑所需要的资源量就会被全部储存在建筑里。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1章  建筑行业中的资源利用模型
第1章  注/参考文献
第2章  材料的使用方法
2.1 建筑资材的循环利用
2.2 有效利用环保材料
第2章  注/参考文献
第3章  现有建筑的有效利用方法
3.1 为什么选择现有建筑
3.2 提高现有建筑的物理性能
3.3 提高现有建筑储备的环境性能与设备更新
3.4 通过转化来有效利用建筑储备
第3章  注/参考交献
专栏1 提高现有建筑储备抗衰性能的宏观意义
专栏2 建筑改建
第4章  建筑拆除方法的革新
4.1 建筑拆除的现状和课题
4.2 建筑拆除革新的方法
4.3 今后的建筑拆除技术
4.4 零排放
第4章  注/参考文献
第5章  考虑资源利用效率的设计案例
5.1 资源利用效率与建筑设计
5.2 考虑资源利用效率的设计案例
第5章  注/参考文献

第2部
能源的有效利用
消极适应型设计与积极改造型设计
第6章  作为环境调节装置的建筑
6.1 消极适应环境型设计与积极改造环境型设计
6.2 风土和建筑
6.3 建筑设备的历史
6.4 建筑方面的能源消费
第6章  注/参考文献
专栏3 生活方式的变迁和转换
专栏4 有效能
第7章  建筑规划与节能
7.1 节能的原则
7.2 制定建筑计划时应该考虑的气象要素
7.3 热环境计划
7.4 空气环境计划
7.5 光环境计划
7.6 考虑到节能问题的建筑计划范例
第7章  注/参考文献
专栏5 模拟技术
专栏6 使用含氟发泡剂的隔热材料的节能效果及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专栏7 空气质量与健康
专栏8 通过凉顶(coolroof)来节能与防止城市变暖的可能性
专栏9 气象数据的应用与课题
第8章  建筑设备与节能
8.1 作为积极设计的要素技术的建筑设备
8.2 空调设备的节能
8.3 卫生设备的节能
8.4 热水供应设备的节能
8.5 电器设备的节能
8.6 家用电器的节能
8.7 运用及管理过程中的节能
8.8 考虑到节能的建筑设计规划案例
第8章  注/参考文献
第9章  都市·地域规划和节能
9.1 计划都市系统的意义
9.2 土地利用和节能
9.3 城市设施和节能节省资源
第9章  注/参考文献
专栏10 电力供给事业自由化·放宽限制的动向
第10章  新能源的利用
10.1 新能源的意义与现状
10.2 新能源的利用技术
10.3 面向新能源的普及
第10章  注/参考文献
专栏11 BIPV建筑的先进案例
专栏12 绿色电力制度
专栏13 可持续地域振兴与新能源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