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超导的基本特征
§1.1超导的历史和现状
§1.1.1超导的历史
自从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Onnes)首先发现汞的超导电性以来,神奇的超导世界始终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它的奥秘。超导现象发现之后,许多科学家都试图发展一种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这种努力大约持续了半个世纪。1956年,库柏(Copper)直接从动力学出发,考虑了存在相互吸引作用时,费米面上一对自旋相反的电子对(库柏电子对)问题。库柏预测,在金属费米海上的库柏电子对的集合,将会显示出超导态的平衡性质。这正是人们期待已久的超导态微观物理图像。1957年11月,巴丁(Bardeen)、库柏和施里弗(Schriffer)在《物理评论》(PhyscialReview)上完整地发表了他们的超导理论,即BCS(Bardeen-Cooper-Schrieffer)理论。值得一提的是,BCS理论的基础是量子力学理论。1957年,日本学者江崎(Esaki)利用半导体重掺杂技术,成功地研制出半导体隧道二极管,又称江崎二极管,他首先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固体中的电子隧道效应。1960年,自学成才的挪威人贾埃弗(Giaever)利用超导薄膜技术,制成了超导体一绝缘体一金属(S-1-N)和超导体一绝缘体一超导体(S-1-s)的准粒子隧道器件,又称单粒子隧道器件。利用这一隧道技术,贾埃弗成功地测定了超导体的能谱结构;从而验证了超导能隙的存在,为BCS理论的正确性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江崎和贾埃弗的工作也为约瑟夫森(Josephson)效应的发现铺平了道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