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频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br> 第二节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VMOSFET)<br> 20世纪60年代初期,金属一氧化物一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简称MOSFET)开始商品化,同时促进了集成电路的发展。70年代以后,MOSFET朝着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方向发展,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MOS场效应晶体管作为功率器件,还是7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br> 众所周知,传统的MOS场效应管一直采用平面水平沟道结构,如图1—2—1所示。它的源极S、漏极D和栅极G都处于硅单晶体片的同一侧,源极S与管壳相连。当栅极处于适当的正电位时,其二氧化硅层下面的晶片表面区由P形变为N形(称为反型层),形成N型沟道,把漏极N+区和源极N+区沟通。由于沟道的形成以及沟道内电子的浓度都可受栅压的控制,所以在一定的漏源电压下,从漏极D到源极S经过沟道传递的漏源电流也受栅压的控制,使之具有传输和放大信号的功能。这种结构以其特有的优点,在微电子学的许多领域,特别是LSl的发展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采用这类结构制造的功率MOS晶体管无论在工作频率、开关速度,还是在电压耐量、电流耐量等方面都有严重的缺陷。这是因为MOS场效应管的基本理论指出,要得到大的功率处理能力,必须有很高的沟道宽长比W/L,而传统的MOS场效应管结构中,L不能太小,因此必须增大芯片面积。这是不经济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同时,由于沟道靠近漏区处存在很强的电场,因此限制了漏源间的击穿电压。此外,漏、源、栅三个极都设置在硅单晶体片表面也对提高封装密度,改善击穿性能不利。由于这些原因,传统的MOS场效应管一直处于几十伏电压、几十毫安电流的水平。虽然有过一些改进,漏源电压可达100V以上,但终因导通电阻大、频率特性差、硅片利用密度低等缺点而未能得到推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