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医学常识7
为什么把肝脏称作人体的化工厂
化工厂是专门制造和加工化学物质的工厂,人体由于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化学物质是在肝脏内制造和分解的。因此,把肝脏称作体内最大的“化工厂”,是再合适不过了。
要了解肝脏的这些功能,需先从它的解剖构造说起。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由肋骨保护着,重量1500克左右。外边由一层包膜包起来,包膜里面就是肝脏的实质器官。
肝脏的本质,是由无数的多角形的肝小叶组成的。每个小叶的直径为0.6~2毫米。
在显微镜下面,每一个小叶主要是由下面这些细胞组织组成的:
(1)肝细胞:这是主要负责肝脏生理活动功能的基本单位,不论是新陈代谢的变化,或是制造胆汁、解毒等,都由肝细胞来担负。没有肝细胞,人体就无法生活。
(2)毛细胆管:这是胆汁排出的通道。肝细胞制造出胆汁,就从这里通过,并逐步汇集,最后流入胆总管,储存在胆囊里。
(3)库普弗细胞:这种细胞是库普弗首先观察到的,它具有吞噬细菌及外来异物的功能,还能制造抵抗外来物质(包括微生物)的抗体。
说肝脏是个庞大的人体“化工厂”,就是因为在这里进行着大量的生物化学反应。
我们知道,身体每天离不开食物,食物中的各种营养要素,除去水和无机盐不需要再加工制造以外,其他各种要素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都要在肝内再加工、改造,这个过程就是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的过程。
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经过胃肠中消化酶的加工后,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中的糖类被改造成葡萄糖,脂肪被改变成甘油、脂肪酸等,而蛋白质则分解成氨基酸。
这些基本的营养物质,从肠中吸收后,通过一套血管,首先要进入肝脏,这一套血管称为门静脉系统。因此,在血液供应方面,肝脏是个特殊的器官,它除了与体内其他器官一样,有一条肝动脉输入含氧血液和一条肝静脉把含有代谢废物的血液送离肝脏之外,还有一套特殊的血管系统称为门静脉,这是为了适应肝脏工作需要的“特殊待遇”。从胃肠道来的血液带有丰富的养料,由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行加工处理。
我们的血液中,维持一定水平的葡萄糖含量,以供生理活动的需要,肝脏是维持这种恒定的“阀门”。每当摄食后葡萄糖的含量升高时,肝脏就把多余的葡萄糖加工成肝糖原,储藏在肝脏的细胞中;如果血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的需要量,这个阀门就打开,肝脏把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入血液中。
肝细胞制造的胆汁,是消化脂肪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每当食物中含大量脂肪时,胆汁库——胆囊就开始排出胆汁,进入小肠中,帮助消化酶分解脂肪。肝脏还把甘油、脂肪酸等这些脂肪产物加以改造,变成人体需要的磷脂、胆固醇以及胆固醇酯。如果肝脏有病变,脂肪类代谢出现障碍,这一功能失常,脂肪就会堆积在肝脏里面发生脂肪肝,妨碍肝脏的正常功能。
食物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以后,被带入肝脏,重新加以改造、合成。产生了新的物质如血清蛋白质,其中有清蛋白、球蛋白,还有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血液凝固过程中的重要物质,肝脏功能不好的人,总爱出血。凝血功能不好,就是因为纤维蛋白原以及另一种在肝脏合成的凝血酶原缺少所引起的。
肝脏分泌胆汁,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有一些维生素像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只能溶解在油里,不溶解在水中,所以叫脂溶性维生素。如果肝脏出了毛病,则这些维生素的吸收就会出现不足的现象,从而发生某些维生素缺乏症。肝脏还负责储存绝大部分(95%左右)的维生素A。
最后,肝脏还负有解毒的功能。比如,蛋白质新陈代谢的结果,会产生有毒的氨,还有人体摄入的含有毒性的药物,以及其他有毒的代谢最终产物,都由肝脏加工、改造,变成无毒的物质排出体外。肝脏有病,容易发生中毒。吃药或摄食的食物品种,都要特别注意、慎重,就是这个缘故。
说肝脏是个庞大的“化工厂”,一点儿也不过分。
肝脏为什么易受伤
就像是旋涡中的岛屿容易受到水流冲击和破坏一样,肝脏是人体的多事之处。由于肝脏质地脆弱,受到暴力打击时容易破裂;由于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器官,每时每刻人体从外界摄入的毒物,或由体内产生的毒素都要由它来承担解毒功能;消化系统中大部分器官的血液要由它来汇集回流,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急性大失血,循环血量不足时,需要它把平时储存的血液大量地输出以维持人体循环血量的需要;肝脏作为能源和物质中心还要不停地为人体提供热量、蛋白质、维生素、胆汁等物质,真可谓“重任在肩”。 由此可见,健康的肝脏,就意味着美好的未来。为了未来,保护好您的“化工厂”肝脏,防止它不堪重负。
肝病是怎样产生的
肝病是指肝脏的实质性病变。许多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某些原虫和寄生虫的感染都可以引起肝脏发病,各种毒物及化学物质和某些药物的中毒可引起中毒性肝炎。。由药物引起的肝炎称为药物性肝炎;由酒精引起的肝炎称为酒精性肝炎;由病毒引起的肝炎称为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一般术语。可指一组病毒性疾病,即通常所说的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5种肝炎病毒通过不同途径传播,是常见的严重传染病之一,其共同特征是感染肝脏并引起肝脏发炎。另外,也有由于滥用乙醇(酒精)、使用药物或摄入了环境中毒物引起的肝炎。
许多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毒物、毒素和药物都会引起肝炎。由药物中毒如异烟肼(雷米封,治疗结核病药)、吲哚美辛(消炎痛,解热、镇痛、消炎药)等引起肝炎称为药物性肝炎;由长期多量饮酒引起的肝炎称为酒精中毒性肝炎;由细菌引起的肝炎称为细菌性肝炎;由病毒引起的肝炎称为病毒性肝炎。现在人们日常所说的肝炎,指的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有5位“成员”: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或称之为A、B、C、D、E型肝炎。可能还存在第6型肝炎。
肝炎之所以严重是由于它扰乱了肝脏的许多功能,其中包括产生胆汁帮助消化、调节血液化学成分、清除血液中潜在毒物的作用。由于本病可能被误诊为流感,或者由于一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致使许多肝炎病例没能被诊断出来,常见的肝炎症状有:①食欲下降;②乏力;③低热;④肌肉或关节痛;⑤恶心、呕吐;⑥腹痛。肝炎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肝炎就是肝脏发炎。引起肝脏发炎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如下。
一、病毒感染
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5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肝炎和庚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转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二、药物或化学毒物
许多药物和化学毒物都可引起肝脏损伤,发生药物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如双醋酚丁、甲基多巴、四环素以及砷汞、四氯化碳等。对肝脏的损害程度取决于药物或化学毒物的服用或接触剂量的时间,以及个体素质差异。长期服用或反复接触药物和化学毒物,可导致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三、酗酒
乙醇(酒精)能够引起肝炎。主要是由于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对肝细胞直接损害造成的。据研究,如果每天饮入乙醇含量达150克以上,持续5年以上者,有90%可发生各种肝损害;10年以上则有约34%发生慢性肝炎,约有25%发展为肝硬化。欧美国家酗酒者较多,酒精性肝硬化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而在我国情况要好一些。
四、其他
很多全身性传染病都可侵犯肝脏,如EB病毒、细菌性传染病中的伤寒等,都可以引起血清氨基酸转移酶的升高或其他肝功能异常。但因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特殊表现,而肝脏发炎仅仅是疾病中的一部分表现,故诊断多不困难,较少误诊为“肝炎”。
总之,肝炎是一个名称,包括许多病因不同的肝炎。但日常中由于病毒性肝炎最常见,大家对它也最熟悉,因此人们习惯地把病毒性肝炎简称为“肝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