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曾三次收复台湾,它们的性质和意义有何不同?2012年1月蔡英文败选后,民进党将走向何方?对岛内格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马英九上台后,台湾的统“独”民意却出现逆转,原因何在?当前我们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作者立足于现实,运用的深刻的理论剖析和大量数据的缜密分析,为您解答这些台湾研究领域最为关注的问题。
《和平发展视角下的台湾问题》分为四个部分。台湾历史部分包括台湾民众对国家认同问题的由来及现状、中国历史上三次收复台湾之比较等问题。台湾政局部分主要研究岛内蓝绿两大阵营的相关政策和发展态势对台湾政局及两岸关系的影响。台湾选举部分收录了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选情评估、2009年年底台湾县市长选举选情评估、2010年年底"五都选举"影响评估、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定量分析等内容,集中分析了客观环境及战略战术对选情的影响以及选情对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的影响。两岸关系研究部分主要从中美战略博弈、台湾政局变动、大陆对台政策等几个方面界定两岸未来关系的走向,并指出共享、共治、共创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宏观层面分析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其关键因素主要牵涉到国际因素特别是中美因素、台湾政局发展、大陆综合国力的提升及对台政策的制定。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就可以窥知两岸关系未来演变的基本方向。
中美战略博弈决定了台湾问题发展的基本格局,而台湾政局的演变与大陆综合国力的提升及对台政策的调整决定了两岸关系的未来前景。基本而言,我们可以把以上三个问题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国际层面,即在大陆、美、台战略三角格局制约下,各自的行为选择及可能走向;二是内政层面,即三方基于各自内政的需要而做出的行为选择及可能走向。下面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对台湾问题的未来走向进行一个长期展望。
一、大陆、美、台三角关系
格局的发展趋向在国际层面,大陆、美、台三角关系的主轴是中、美关系,无论是美台关系还是两岸关系都是服从于中、美战略博弈的大格局。目前中、美通过战略博弈在台湾问题上已经达成暂时维持现状的默契,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只能被迫接受这一选择。这是大陆、美、台三方力量对比的结果决定的,台湾根本无力改变。当然,暂时维持现状并不是一种常态,两岸关系的最终结局取决于大陆、美、台三方力量对比在未来的演变。力量对比朝向任何一方倾斜,都会引起两岸三边关系的改变。从现实环境来看,基于大陆近年来综合国力增长的强劲势头,和台湾发展的相对衰落,如果这种趋势一直持续下去,大陆在三方博弈中最终胜出是可以预期的。因此维持现状对于台湾特别是“台独”分裂势力来说,是一种不利但却无奈的选择。对于“台独”来说,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选择就是在两岸三方力量对比朝向大陆倾斜之前,主动挑起事端,孤注一掷。 从目前情况来看,“台独”冒险的危险性确实存在。这是因为,陈水扁等如今在台湾掌权的“台独”人士,是一批国际观及两岸观都很差的政客,经过多次“切香肠”式的“台独”试探得逞后,已经利令智昏,误判形势的可能性很大。
为了避免这种危险发生,中、美必须要共同合作对付“台独”的绑架战略,压制“台独”势力的冲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中、美各自的战略利益。可以预见,中、美未来在遏制“台独”的问题上将会有越来越密切的配合,美国甚至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其在台海政策上一贯采取的模糊战略,而明确的宣布反对“台独”。
中、美合作的结果对于“台独”势力来说则是灾难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将完全失去在“国家定位”上存在的模糊空间(这种空间对于台湾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相当重要),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的事实将在国际上进一步清晰化、固定化。到那时,所谓台湾“主体性”必将遭受巨大挫折。
在大陆、美、台三边博弈中,台湾绝对无法承受失去美国保护的后果。当然,台湾也看出美国基于美台之间的重大利益,也不会轻易放弃对台湾的支持,因此陈水扁当局才敢于挑战美国的政策底线,但这种挑衅对于美台之间的互信是一种严重损害,布什政府甚至曾公开称陈水扁当局为“麻烦制造者”,可见陈水扁当局的“台独”冒险行径已经超越了美国能够容忍的底线。
在马英九顺利当选为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之后,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政权也正式走入历史。民进党政权在过去执政八年期间,一直追求和制造各种“台独”活动,并企图最终谋求台湾“法理台独”,从而使两岸甚至中美面临全面摊牌的风险,对东亚甚至世界和平造成极大威胁。随着民进党政权的下台,这一危机暂时解除。马英九宣示将奉行“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维持台海现状。这一政策与中美之间维持台海现状的默契是相一致的。大陆、美、台三方在维持台海现状这一问题上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因此,在马英九执政的未来一段时期内,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将是可以预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