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007863
  • 作      者:
    丛立先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丛立先,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博士生合作导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美国华盛顿大学(UW)访问学者、中国国际私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
    曾出版个人学术专著《网络版权问题研究》,参与撰写学术著作5部,在《法学》《法学评论》《国外社会科学》《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作品有《违禁作品著作权问题辨析》《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的困境与出路》《国际版权制度发展趋向探论》《网络版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探论》等。
    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表彰奖励,其中,《网络版权问题研究》入选武汉大学国际法博士文库,被评为“湖北省100种好书”,获得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政府奖)主持、参与完成了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首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传统优势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主持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网络管辖权问题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传统优势知识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并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课题。
展开
内容介绍
    《IP知识产权专题研究书系: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力图对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作出总结分析,以完善我国现行著作权制度为目标,以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为研究核心,探讨了著作法第二次修改中的诸多具体问题,从而为深入研究“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做出实际贡献。
    读者对象:著作权行政管理人员、高校相关专业的学者。
展开
精彩书摘
    在《著作权法》修改时,为协调博弈各方的利益诉求,还应注意发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在纳什均衡中,著作权人的利益并没有最大化。为了产生合作均衡效应,就应该发挥著作权集体管理的作用。在今日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情形下,世界是各种作品和文化产品的巨大市场,利用他人作品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避免之事,而作品便利、快捷并多样化地在全球传播,作品的流通成本是降低了,但是作品在著作权人和使用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变得非常高,有时甚至高得难以接受。从实际情况来看,著作权人根本无法以一人之力来监督侵害著作权的行为。对使用者而言,也不太可能与国内或国外的著作权人谈判以取得授权以及使用价格和其他条件。在发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博弈协调作用时,需明确以下几点:(1)著作权主要由著作权人行使,只有在特定情形下,才由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行使。即当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之间的交易成本非常高时,著作权集体管理就存在合理性,这也是著作权集体管理的边界。(2)为降低交易成本,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应该在某一权项方面是垄断的。(3)在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与著作权人之间的关系上,其权利来源于信托。因此,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应该具有基于信托的定价能力和权威,同时为防止合作博弈中的弊端,应该允许著作权人与它进行竞争,它也应该接受政府的监督。另外,我国对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设置受到严格限制,这其实并不有利于著作权各方利益的实现。我们应该参考欧盟的做法,对我国目前确立的著作权集体管理体制做以下调整:一是确立集体管理组织的市场地位。对于类似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这样的具有强烈市场经济色彩的组织形式,亟待在法律上明确其法律地位。二是强化集体管理组织间的竞争。我国不妨考虑在音乐、文学作品、电影、摄影等领域,按不同领域成立两家以上的管理组织。为实现权利人利益的最大化,应积极考虑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管理机构。三是确立适当的政府监管机制。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政府应改变监管方式,加强政府对集体管理组织日常运转的监督,但一定要“到位而不越位”,不干涉其具体业务。其中,应该加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监督和管理,使其真正成为著作权人的代表,并在博弈机制中发挥客观公平的主导作用。另外,在引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竞争机制、防止垄断方面,应坚持集体管理组织与政府和立法机构在利益上脱清关系——政府和立法机构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而不是利益的分享者。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世界格局
1.1.2 信息技术、作品传播技术不断变革的时代背景
1.1.3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与制度创新的内在要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著作权制度之发源与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分期
1.2.2 国际著作权制度之发展沿革
1.2.3 新时期各国著作权立法动态
1.2.4 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次修订的准备情况
1.3 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意义
1.3.4 创新点

第2章 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
2.1 现代化:新技术适应能力越来越强
2.1.1 技术革新与著作权制度创新
2.1.2 新技术对著作权制度带来的挑战唯技术论
2.2 多元化:价值诉求和竞争越来越明显
2.2.1 价值诉求的多元化
2.2.2 保护手段及方法的多元化
2.2.3 社会功能的多元化
2.3 趋同化:法律规则越来越规范和相似
2.3.1 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与著作权规则趋同化
2.3.2 著作权制度趋同化与国际化
2.4 本土化:本国利益越来越重视
2.4.1 著作权制度本土化与知识产权全球化
2.4.2 著作权制度本土化的国家利益本质
2.5 战略化:公共政策目标越来越清晰
2.5.1 著作权制度战略化与政府公共政策
2.5.2 著作权制度战略化与社会政策的协调
2.6 产业化:经济意义越来越突出
2.6.1 著作权贸易的产业化
2.6.2 著作权产业的经济意义
2.6.3 著作权产业的法制保障
2.7 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对我国著作权法的影响
2.7.1 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与我国《著作权法》的紧密联系
2.7.2 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对我国《著作权法》的间接影响
2.7.3 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向对我国《著作权法》的直接影响

第3章 我国著作权法修改的理论基础
3.1 我国著作权法修改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法
3.1.1 我国《著作权法》修改的必要性
3.1.2 戒国《著作权法》修改的原则
……
第4章 我国著作权法修改的具体分析
第5章 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及修改条文对照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