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斗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8603184
  • 作      者:
    姚华飞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谍海传奇,情节生动,可读性强。
    《斗智:间踪谍影》主要讲述世界情报界的间谍与反间谍的真实故事,其事件、人物或许是“公开的秘密”。
    书中讲述的形形色色、富有情节的数十个国际谍战案例,是从作者姚华飞撰写的数百篇谍战故事中挑选出来的。内容写实,可视为作者对于曾发生的、甚至轰动世界的历史事件的真相之还原。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以数十年研究谍战事件、反间谍案例的实践,探寻原始材料,翻阅相关卷宗,述实例,揭秘闻,尤其追踪与阐述解密的国际知名间谍的悲欢离合、情感世界的心路历程,让人真正了解到:从事这一职业者并非天生是“两面人”、“冷酷心”。被叙述者不是出自想象编造,不是无中生有,从而证实:间谍与反间谍作品唯有情节真实才最生动、最惊险。
展开
作者简介
    姚华飞,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人。原名姚留宝,笔名姚海波、姚泓,秦岭雪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毕业于空军政治学院。1966年参军,在空军导弹部队任新闻干事、宣传干事、独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等职。参加过自卫反击战。1986年转业到地方。任《谍海嘹望》杂志编委、副主编15年。16岁曾在家乡小报发表散文《野菜》,现已公开发表小说、故事、散文、随笔等两千佘篇,八百多万字,其中《乌龙茶香》、《裂陷》等十佘篇作品获省、市级报刊征文奖;作品有谍海三部曲《烟雨谍海》、《没有地址的信》、《爱恨情仇》;长篇小说《特殊的人生轨迹》、《陈养山传奇》;中短篇小说集“谍海情网》、《失踪的女名模日记》、《风云谍海》;反间谍专著《环球经济间谍战揭密》、《谍影——以案说法精选》;散文随笔集《山野萤火》、《奇趣故事》;侦探故事系列《智破疑案》(1—4册)、《智破疑案007》、《智破谍海疑案》、《限时破案》(上下册)、《逻辑断案》;编著文坛轶事集《趣闻奇观》、《趣闻·轶事·奇观》与他人合作故事集《谍海烟云》、《大蒙大骗》、《中外间谍故事集》、《间谍篇》等;辞典《世界侦探推理小说大观》的主要撰稿人,电视剧《湖畔谍影》的制片人。
展开
内容介绍
    《斗智:间踪谍影》主要讲述双重间谍的传奇故事。担任双重间谍的人必须头脑机敏,能言善辩,镇定自若,具有八面玲珑的本领,而且还能长期隐蔽、忍受各种复杂环境所带来的刺激。“开花前的炸弹是块死铁,它却最懂得什么是沉默。”间谍与反间谍之间的斗争,是渗透与反渗透、情报与反情报、侦察与反侦察、窃密与反窃密之间的谋略战争,他们之间斗争的核心是智慧的较量,即人们常说的斗智。下篇《谍海奇案秘闻》,主要讲述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谍海案件,揭密林林总总谍战实例的幕后秘闻。这里有《007客机坠毁之谜》,你可以看到到前苏联克格勃特工是如何秘密行动的;《637次谋杀》,美国中央情报局谍报人员为了追杀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采取了常人怎么也想象不到的手段;《辛迪尔是个谜》,以色列摩萨德女间谍是如何色诱核专家;海外特工人员是如何在暗夜活动的……
展开
精彩书摘
    他成了三重间谍
    1961年5月6日,奥可卡·潘考夫斯基率领苏联贸易代表团返回莫斯科。他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出访任务,受到国内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赞扬。
    对他来说,这次出访使他的前途发生了根本改变,他从此开始了双重间谍的生活。在伦敦期间,他接受了英美情报机关的情报训练,领取了一整套间谍活动所用的照相机、密写工具、胶卷和通讯器材。白天,他参加代表团和驻英使馆的官方活动。晚上,偷偷地同英美情报人员会面,研究和制定搜集情报的计划和情报传递方式。双方约定,如果奥可卡近期内不来西欧,他们之间的联系继续通过韦恩保持,有需要时,将通过无线电波传达必要的指示。奥可卡提出,若事情败露,形势迫使他不得不逃离苏联时,请允许他加入英国或美国国籍。英美双方均表示同意。
    回到莫斯科以后,奥可卡把间谍器材放在他家里写字台的一个秘密抽屉里,然后开始积极地活动了。他借职务之便,自由地出入国防部和格鲁乌总部,几乎偷拍了所有他能看到的文件。其中大部分是绝密文件,包括高度机密的技术资料、说明书和地面战术火箭部队正在使用的战术手册,以及苏联名人档案等。
    5月27日,韦恩来到莫斯科进行商业谈判。奥可卡亲自去机场接他。从机场到莫斯科的路上,奥可卡将拍照的胶卷和一些资料交给了他。当天晚些时候,韦恩就把这批情报转交给了英国情报机构驻苏代表。晚上,奥可卡到韦恩住的旅馆去看望他,收到了装有30个新胶卷和英国情报机构指示的包裹。
    1961年夏季,国际上发生了一个重大事件——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年,苏联将导弹秘密运入古巴,矛头直接对准美国。美国发现了这一秘密,向苏联提出强烈抗议,要求苏联立即撤走古巴境内的导弹,否则,一切后果由苏联负责。国际局势骤然紧张,美苏双方剑拔弩张,原计划在日内瓦召开的赫鲁晓夫一肯尼迪会谈也面临流产的危险。
    7月15日,一个苏联技术专家代表团抵达伦敦,该团团长是奥可卡·潘考夫斯基。奥可卡比代表团晚到了三天。碰巧苏联使馆没有人去机场接他。他利用使馆的这个疏忽在机场直接给韦恩打电话。韦恩接到电话后立即赶来,把他接到自己的家中。奥可卡交给韦恩一大包胶卷和文件,随后他让韦恩把他送到预定的京士顿旅馆。
    奥可卡送来的情报非比寻常,西方情报机构从这些情报里了解了苏联的军事部署、导弹和火箭的数字以及备战情况。还有什么比这份礼物更宝贵的呢?了解了苏联军事实力的底牌,西方处理古巴事件的态度更加坚决,也使西方在英苏首脑会晤的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为此,美国CIA和英国M16特地安排官员接见奥可卡,一位CIA的局级官员专程从华盛顿来伦敦,对奥可卡的表现给予肯定。就在这次会见中,奥可卡得到了西方明确的保证:一旦他准备永远离开苏联,他随时可以得到体面的工作和地位。美国CIA和英国M16授予他上校军衔,奥可卡穿上为他赶做的上校制服,一起摄影留念。
    此时,奥可卡过着多重生活。苏联代表团成员十分尊重他,他可以借助国家的贸易活动,为格鲁乌驻伦敦情报站工作;而每天晚上,他则与韦恩及西方情报机构秘密会谈返回莫斯科要做的事。
    奥可卡的精力十分充沛。他一边安排代表团的活动,监督每一个成员的活动,一边接受西方情报机构的短期培训,又抽出时间注意搜集苏联感兴趣的情报,以正常的渠道转交给格鲁乌总部。他所搜集的情报对苏联有明显的参考价值,但事实上这些情报对西方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有些情报是英方情报机关有意提供的。不管怎样,奥可卡搜集情报的活动可以说明他是一个勤奋的工作人员。
    一天早上,奥可卡去参观马克思墓地。他发现这里无人管理,破乱不堪,马上直接给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写了一封信。奥可卡告诉赫鲁晓夫,作为一名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这里无人管理的情况表示震惊和气愤。他认为苏联共产党,特别是当地苏联使馆应该负责管理。莫斯科接到这封信后,马上采取了相应措施,很快派人将墓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对奥可卡的“社会主义觉悟”给予高度评价。由于这封信的作用,他在苏联驻英使馆的地位明显提高,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
    奥可卡第一次访问伦敦时,曾殷勤地陪同和照顾了随团的格鲁乌米哈伊诺维奇将军的夫人和女儿,所以他在莫斯科上层获得熟悉西方情况的名声。这次访问,他又开列了大量礼品清单,笔记本中写满了各种礼品的规格和要求。富于心计的他勾画出对他有影响的苏联女士和先生名字,由韦恩为他采购了各种新式鞋子。在苏联,外国鞋是最流行的礼物了。
    奥可卡的功夫没有白费。格鲁乌驻英情报站写报告给米哈伊诺维奇将军,对他在英国的工作进行表扬。米哈伊诺维奇将军在接到奥可卡从伦敦返回送给他的礼物后,更是十分高兴。在一次内部高级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了奥可卡争取韦恩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把奥可卡形容为格鲁乌不可多得的精英。他们谁也没有察觉奥可卡背地里都做了一些什么。
    9月20日,奥可卡率领另外一个苏联贸易代表团到法国巴黎参加苏联工业展览会。奥可卡到达机场时,韦恩正好在机场等他。由于韦恩不知道他哪天到达巴黎,所以两个星期以来天天去机场等待每一架来自苏联的飞机。韦恩开车把他送到预定的旅馆,在路上,奥可卡将最近拍摄的苏联火箭设计图纸、高度机密的军事备忘录和其他科技资料的照片交给了韦恩。
    这是奥可卡第三次访问西方,在和西方情报机构会面中,奥可卡汇报了苏联驻法使馆内名为外交官实为情报官的几个人的情况。西方情报机关也拿出一些在美英工作的“苏联公民”的照片由奥可卡指认,哪个是克格勃的,哪个是格鲁乌的。苏联驻欧洲间谍网的蓝图,一下子呈现在西方情报机构的面前。
    在奥可卡身上,有着取之不竭的情报,单靠他自己利用出访机会送来或是由韦恩去莫斯科取来太有限了。西方情报机构布置奥可卡在莫斯科选择8—10个无人交接点,并且介绍珍妮特·安妮·杰斯霍姆夫人与奥可卡会面。杰斯霍姆夫人作为英国驻苏联使馆参赞夫人常住莫斯科。有了无人交接点,有了参赞夫人,奥可卡的情报就可以源源不断流进西方。美国CIA和英国M16的情报官在与奥可卡商定了这一切之后,互相举杯祝贺:“今后我们的合作会更加美妙。”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上篇 双重间谍迷踪
17枝玫瑰
多面上校潘考夫斯基
“优秀士官”间谍案
他携带机密档案出走
与爱犬相依为命的女子
钻人对手心脏的人
被收买的机要秘书
高尔基死亡之谜
美中情局里的双重间谍
突然失踪的将军间谍
“赌剑”
诱捕背叛祖国的人
戴高乐身边的“高参”
妮娜丝潜伏美国情报部门
谍海“独行侠”
与莫斯科决裂的官员
“三架马车”波波夫
下篇 谍海奇案秘闻
“隐形帝国”的君王
贝利亚之谜
一枚邮票
希特勒阴谋暗杀“三巨头”
辛迪尔是个谜
密码
超级潜伏间谍
音乐密码
隐身雾都的人
窃取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奇特的“钻孔行动”
637次谋杀
摩萨德的“情报杰作”
被送上绞刑架的间谍
活跃在东西方的沃贝尔
858次客机上的“真由美”
“跳伞皇后”的绝技
家族谍网
“情侣”间谍的名字来自墓碑
坐牢房的“特工精英”
为出书离开国土的人
瑞典的百岁间谍
美女间谍约兰德
前东德情报传奇
发射架下的谍影
谍海枪声
美国抓捕韩国间谍
最奇特的“鸳鸯谍”
玫瑰谍影
“芭芭拉”女谍
美国女谍在法国
“亚洲1号间谍”叛逃
英俄“石头间谍案”
夜幕下的多瑙河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