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捍卫苏联的最后一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38344
  • 作      者:
    (俄)根纳季·亚纳耶夫(Геннадий Янаев)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作为“8·19”时间的核心当事人,亚纳耶夫对这个时间前后的所见所闻以及观点看法,所具有的史料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相信本书对苏联历史研究者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资料。
展开
作者简介
  根纳季·亚纳耶夫,苏维埃联盟国家解体前苏联二号人物,苏联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副总统。1991年任苏联副总统时,在苏共党内强硬派的支持下建立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布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因病停职,自己出任苏联代总统(政变失败后被捕,1994年大赦出狱)。
展开
内容介绍
  《捍卫苏联的最后一搏:“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反对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副总统根纳季·亚纳耶夫的回忆录,通过各种资料性的文字,反映了1991年苏联解体前后诡秘险恶的局势,以成立“国际紧急状态委员会”之后的局势发展为主线,分析了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讲述了自己的从政之路以及加入“国际紧急委员会”的初衷,并冷眼观照、描画了各色相关人物--包括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在那个非常时期的想法及作为。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
  亚纳耶夫对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痛心疾首,认为自己作为当时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未能挽狂澜于既倒,因此在苏联人民面前有沉重的负罪感。他写道,苏联之所以解体,首先是苏共的意识形态出现了乱象,这个乱象源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亚纳耶夫认为,斯大林时期,苏联在各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出现过消极因素,如大规模镇压。但这主要是当时残酷的党内斗争和周围帝国主义国家环伺等主客观因素使然。在1956年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大肆揭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结果,“群众的意识中被植入了思想虚无主义、无动于衷和怀疑一切的种子。这些杂草的种子狂长,到千年之末,杂草已经长满曾经是伟大国家的广袤空间。在我看来,这几乎成了‘共产主义帝国’日薄西山的主要客观原因”。
  其次,苏共失去战斗力,难以驾驭复杂局面。亚纳耶夫认为,苏联建立在三个支柱之上:第一个是多民族的1800万名党员;第二个是多民族的军队;第三个是多民族的执法体系。亚纳耶夫说,苏共当时看起来非常强大,但不灵活,充满惰性,因为它在极其“舒服”的条件下生活得太久了,所以面对来自反对派的攻击和复杂的国际局势,怯于应对。尽管苏共对戈尔巴乔夫本人仕途飞黄腾达给予了巨大支持,但是他还是踢开苏共搞改革,对本已脆弱的苏共给了致命一击
  第三,戈尔巴乔夫软弱的个性和无能。亚纳耶夫强调,戈尔巴乔夫“内心不希望把苏联弄垮。无论人们怎么议论他,这个倒霉总统还是想保留自己的‘王冠’,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权力抓住。他的手脚被缚,因此不得不转向‘左右逢源’,但是‘左右逢源’过了头--丢失了政权,毁灭了国家,这给他留下永远难以抹去的耻辱”。
  第四,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对抗。亚纳耶夫认为,谈苏联解体不能不考虑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动物学上的相互憎恨”,“戈尔巴乔夫不能用其内在力量、强大的能量去对抗竞争对手,总书记、总统从来就没有类似的优点。而叶利钦则像坦克和推土机一样,可以横冲直撞”。结果,“这场竞争演变成了不妥协的权力斗争,最终付出了苏联被毁灭的代价”。
  此外,他还对苏联解体的“阴谋论”作出自己的判断。俄罗斯至今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西方长期玩阴谋颠覆的结果,亚纳耶夫对此基本表示认同。他以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盖茨说的“苏联只能从内部来炸毁”的话来佐证。但有人提出苏共前总书记安德罗波夫是俄自由主义的始作俑者,而且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相互策应,联合搞垮了苏联。亚纳耶夫认为这种说法证据不足,难以认同。
  二 关于参加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原因
  亚纳耶夫曾是“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首脑,签发了有关文件。但据该书披露,事件的主谋是克格勃主席克留契科夫和中央书记舍宁,他们早在1991年4月戈尔巴乔夫访问日本时就要采取行动,亚纳耶夫“说服他们放弃当时看起来没有任何理由、过分冒险的激进行动”。同年8月18日,亚纳耶夫正在朋友家里作客,苏联政府总理帕甫洛夫和克格勃主席连续给他打电话,要求他赶到帕甫洛夫的办公室。参与“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另外七人请亚纳耶夫出面领导,他起初坚决拒绝,但戈尔巴乔夫的办公室主任波尔金威胁说:“我们不得不在您不参加的情况下行动。明天我们将会遭到逮捕,这近乎百分之百。”于是,在这种压力下和出于拯救国家的愿望,亚纳耶夫“拿起钢笔签署了关于建立国家紧委会的所有文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活动失败后,有人把苏联解体的责任推到“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身上,说它不仅没有保住苏联,反而成为其瓦解的唯一肇事者。亚纳耶夫竭力为自己辩白,认为类似的声明“如果不是荒谬,就可视为我国异乎寻常强大的邪恶力量的自白。只要认真想一想,我们的先辈们70多年来用难以尽述的努力和数千万人牺牲的代价建立和捍卫的强大国家,我们在三天之内就轻易地毁灭了。这是胡说八道。绝对不是”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三天之内毁灭的,而是那些多年来在国内培育全面危机--经济的、政治的、干部的,最后还有道德情操危机的人。人们对权力的信任被彻底破坏了,这是危害最大和最不可逆转的因素”。
  三 关于自己从戈尔巴乔夫的拥护者到反目成仇的心路历程
  书中披露,亚纳耶夫与戈尔巴乔夫曾惺惺相惜,相互支持。亚纳耶夫坦承:“当我一进入政治精英队伍,我就与他保持了密切关系。我喜欢这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来领导党。与那些重复别人的思想、有时重复别人错误的那些木乃伊不同,这个人说话谦和,乐于交换意见。特别是在其担任领导的第一阶段,他提出根本地改变人民生活质量的途径,谈到应该广泛运用能够提高经济效率等等的物资刺激。这些想法不能不使人欢欣鼓舞。我在各种各样重要的活动中不止一次地发言支持戈尔巴乔夫,他就注意上了我。”戈尔巴乔夫对亚纳耶夫也是青睐有加,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提拔他出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还提议他领导苏联部长会议国家广播和电视委员会、担任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产党第一书记,但均被亚纳耶夫婉拒。随后,戈尔巴乔夫以“党组织”的名义推荐亚纳耶夫出任苏联副总统,实现了其令人目眩的仕途“大跃进”。亚纳耶夫对此有点得意,也忘不了批评:“屈指可数的几个月里,总书记总统为我‘寻找’了这么多的职位,许多年你都碰不上这样的机会。苏联存在的最后几年里,干部选拔在国家最高领导人那里成了突出问题。”
  但随着改革使苏联风雨飘摇,亚纳耶夫与戈尔巴乔夫渐行渐远,他开始批评戈尔巴乔夫的政策:“戈尔巴乔夫领导下改革的六年是废话说够和真正到处欺骗的时光。改革所宣布的任何一个目标都没有实现。人民的生活急剧恶化。到处都在怠工、腐败,各级权力机构的瘫痪加剧了反社会情绪的增长。”最后,他们终于分道扬镳,亚纳耶夫忏悔道:“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之一是相信了戈尔巴乔夫,在政治局委员和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中,我是最后一个依然真诚地相信,一个广阔无垠的大国总统不应该是说空话和无足轻重的人,他迟早会利用馈赠给他的权力为国家谋利益。这个人背叛了国家、人民和友谊。可以预先就猜到他的某些步骤,但是我难以想象,开始进行改革的总书记,何以成为某种反复无常的人。这不是胆小鬼的问题,而是总统没有权利成为胆小鬼。”对自己来说,承认这些“是恶心和羞耻的”。
  此外,亚纳耶夫曾于2001年访华,发表了自己对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基本看法。他基本认同中国的发展道路。在本书中,对中国着墨不多,但面对中国的蓬勃发展,反思苏联解体的悲剧和俄罗斯的混乱局面,他有感而发:“经历过极其巨大的社会灾难的中国人,在毛死后,没有把他的纪念碑连同底座一起拔掉。中国人没有进行毁灭性的思想政治改革,而是倾向于纯经济改革。不对政治基础做出部分修理也是不行的,然而,中国共产党人绝对没有效仿他们的北方邻国。因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的改革给其国民带来的不是灾难性的破坏,而是国民经济的急剧发展。”
  总之,亚纳耶夫作为事件的直接当事人,其回忆录提供了苏联解体尤其是“8·19”事件的不少细节。当然其中也有作者的主观判断和一面之词,但对我们深入了解那个惊心动魄的事变、反思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仍有一定参考作用。所以,我们翻译了该书,于2011年在“8·19”事件20周年时以内部资料发行,并得到一些读者的好评。现在我们公开出版,可以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当时那个复杂历史时期各个当事人的表现。本书能够公开出版,中联部于洪君副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慎明副院长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运部主任刘淑春研究员等人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在本书出版时,译者把《真理报》上刊载的维克多·特鲁什科夫的一篇书评翻译出来作为附录,同时对书稿作了重新校订和润色,并在每个章节中都概括出精彩内容作为目录的引子。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摇摇欲坠的国家支柱
第一章  联盟是这样被摧毁的
多年来,戈尔巴乔夫周围的人以法律和政府令的形式发布了多如牛毛的非常奇怪的“新东西”,恶化了苏联的整个经济和政治局势。失败有时候几乎是灾难性的,总书记的地位变得极其脆弱,威望降低,江河日下。
戈尔巴乔夫千方百计地把国家的最高权力抓在手里,决定对党--其仕途急速飞黄腾达的功臣--的结构和运行给予毁灭性的打击。1990年7月,总书记“改组”苏共中央委员会,把它变成了有名无实、完全失去战斗力的机构。
苏联军队遭到更加背信弃义的打击,这也是在其统帅的明显纵容或唆使的情况下发生的。

第二章  “水兵寂静”监狱的声音
在监狱里,我自然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如何作出结论和总结才合乎规律。
我理解了苏联第一任和最后一任总统行动的动机--在经济遭受无数次失败之后,他狂热地抓住权力不放,采取了更加不合时宜和更加让人担忧的措施,结果把国家推向彻底崩溃。
分析苏联灭亡的主要前提条件,不能不考虑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相互关系这个因素,我把他定位为“动物学上的相互憎恨”。他们实质上完成了同一个任务--动摇和毁灭了苏联。

第三章  灾难前夜
在1990年,戈尔巴乔夫指示准备实行紧急状态的方案。供总统参考的共有四个方案:在莫斯科和其他某些地区实行紧急状态;在全国实行紧急状态;在莫斯科和某些区域实行总统直接治理;在苏联全境实行总统直接治理。
未曾有过反对戈尔巴乔夫的密谋。但戈尔巴乔夫说得太多,具体事情经常跟不上。最后,号召、谈话及希望全都成了幻想。

第四章  1991年燠热的8月71
我并不是一切都支持戈尔巴乔夫,也并不总是支持他,这是第一。第二,当时苏联不存在任何现实的第三种势力,只有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以及他们的“班子”,必须要在他们两人之间作出选择。第三,我现在有时觉得,戈尔巴乔夫内心不希望把苏联弄垮。
附:瓦·瓦连尼科夫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案件
庭审中的陈述
戈尔巴乔夫的无所作为是蓄意的,他追求一个战略目标--把国家解体进程推进到如此地步,使这个过程不可逆转。戈尔巴乔夫执行了谁的意志?我们对此还没有彻底弄明白。
导演一切事和所有的人,包括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和谢瓦尔德纳泽等人,利用第三股势力良好的筹谋,并借助于苏联的叛徒,联盟被从内部摧毁了。

第二部分  “叛乱分子”眼中的事件
第五章  拥有不珍惜,失去空悲泣--或对斯大林的
“十大打击”
我们有一句简单但可用于各种场合的俗话:拥有不珍惜,失去空悲泣。
斯大林既不是有血有肉的天使,也不是无所畏惧和无可指责的骑士。所有真正有知识的人都知道:没有关于斯大林的真相,就难以理解20世纪发生在苏联和整个世界的事件。

第六章  有人需要战争,有人需要……
伟大的卫国战争后,苏联黄金般珍贵的基因库被破坏得难以补救,这不奇怪。正是这一代人拥有英勇地建设和自我牺牲的最崇高的精神。正是这一代人挽救了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民族,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眼。怎么才能知道,苏联和整个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崩溃的主要原因是否隐藏在这里。

第七章  俄罗斯“摩尔人”的命运
在革命动荡和其他重大社会灾变之后的年代里,无论在苏联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都要把人分为自己人和异己。这种异己划分之前通常都会提出已成惯例的问题:你是谁,在这个标志性的时期你干了什么?“保卫白宫了吗?”“去参加抗议的群众游行了吗?”“支持叶利钦了吗?”尽管直到目前,“叶利钦的事业还在并取得胜利”,他们中“捍卫了,去了,支持了”的小部分人现在公开承认了这一点。因为,他们感到羞耻、“不光彩”甚至愚蠢。

第八章  旧话新说
多半根本不存在安德罗波夫深思熟虑和精心制订的瓦解苏联的战略计划。显然,“充其量”是骇人听闻的叛卖行为的一个链条,蜕化变质的链条。
赫鲁晓夫政变的直接后果,不只是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政变,更可怕的是社会意识中的政变。所以,我觉得,有一切理由认为,安德罗波夫不是戈尔巴乔夫式改革的第一个设计师,而是尼基塔·赫鲁晓夫。

第九章  自传体后记
1937年8月26日出生于高尔基州别连沃兹区的别连沃兹村,196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90年4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国际事务书记,1990年12月被戈尔巴乔夫推举为苏联副总统。1991年8月19日,亚纳耶夫和其他七名苏联高级领导人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行使苏联总统的全权。
附录履行苏联总统职权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领导人
根纳季·亚纳耶夫以此存证
撰写这篇文章的理由是2010年亚纳耶夫的这本书的问世。据说,亚纳耶夫病得很重,躺在诊所里,当他用颤巍巍的双手拿着散发着油墨香气的回忆录时,异常高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