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垂帘听政时期中央决策过程中的召见、上奏、廷议
[日]大坪庆之
前言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的咸丰十一(1861)年,逃难的咸丰帝病死于热河离宫,由于即位的同治帝尚在年幼,东、西两宫太后便代为处理政务,由此揭开了垂帘听政的序幕。垂帘听政自清朝创始从未有过,此次垂帘直到光绪三十四(1908)年西太后病逝为止,持续47年之久。这个时期,一般认为是两宫太后特别是西太后掌权时期。但是,西太后再精明强悍,也不可能一人决断所有事务,即在面临政策决断之际,势必通过大臣来辅佐西太后。这与皇帝掌权是不一样,的。,
垂帘听政伊始,由咸丰帝之弟恭亲王奕訴获得“议政王”称号,同时作为军机处、总理衙门两部门的首席大臣,来辅佐两宫太后作出决策。坂野正高氏的研究,强调了恭亲王对军机处的掌控作用,称此时的政权为“恭亲王政权”。光绪十(1884)年,西太后发动“北京政变”,罢免了包括首席军机大臣恭亲王在内的所有军机大臣,对人事进行全面换血,“恭亲王政权”倒台。过去的研究认为,“政变”后是由光绪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譌掌权,但在恭亲王、醇亲王到底是如何影响各类政策这一点上,我们还所知甚少。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代日本政治史研究领域里,通过利用档案以及当时重要政治家或军人的日记、书信等,对决策前的幕后因素变化(比如说原方案由谁构思,到政策敲定为止有多少准备工作以及进退策略,又由谁来主导进行)进行分析,使操纵政局者及其思想的真实一面得到诠释。与此相比,虽然以往近代中国政治史的研究,都积极使用了各种已公开的公文书(皇帝上谕、皇太后懿旨、大臣奏文等),但是或许受限于史料,较少探究决策幕后的情况。
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光绪十三(1887)年决策光绪帝亲政这一案例,来探讨垂帘听政时期的政策决定方式,利用《翁同稣日记》来复原此案例从酝酿到最终采纳的全部经过,进而呈现清朝中央内部意见相左时的局势,并透过此局势辨析西太后所降懿旨和大臣所呈奏章的含义,以及探讨召见或廷议所起到的作用。
对于光绪帝亲政这一事例的考察,以往研究大都利用收录相关懿旨和上奏的《光绪朝东华录》。在此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光绪朝东华录》记载的这一事件的经过,以便与本文使用的主要史料《翁同鯀日记》进行对比。
从光绪十三(1887)年到光绪帝开始亲政为止的两年,是光绪帝依照西太后训示采完成政策决定的训政时期。决定采用训政方式的时间,在前一年六月。事情起于六月十日,西太后召见醇亲王、军机大臣,口头告知他们从次年起光绪帝开始亲政。当下,醇亲王等人表明希望西太后继续垂帘听政,西太后予以否决。十五日,一道由醇亲王单独提出的奏折,另一道由军机大臣与其他大臣联名的奏折,均表达了希望西太后训政的意见。与此同时,又有奏折表示希望西太后继续垂帘听政,大臣们并未达成统一意见。对于这些意见,西太后既否定了开始训政,也拒绝了继续垂帘。因此,醇亲王在统一大臣意见后,再次上奏表示希望西太后训政,终于在十八日获得了西太后同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