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动机及背景
1.1.1 研究动机
1.1.2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意义
1.2.1 相关概念及特征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拟解决问题
1.3.1 研究方法
1.3.2 拟解决问题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概要
1.4.1 总体研究思路
1.4.2 各章内容概要
第2章 住房问题研究综述
2.1 国外住房问题和住房政策研究回顾
2.1.1 住房问题与社会公正
2.1.2 公共住房与住房福利
2.1.3 对住房政策的研究和比较
2.1.4 城市规划与规划工具的影响
2.1.5 住房问题主要研究方法
2.2 国内住房问题研究综述
2.2.1 对住房保障及相关的研究
2.2.2 对经济适用住房的研究
2.3 本章小结
2.3.1 回顾国外住房问题研究小结及启示
2.3.2 当前经济适用住房研究的一些不足
第3章 公共商品住房分配及空间分布概论
3.1 公共商品住房分配概述
3.1.1 公共商品住房分配及其必备要素
3.1.2 基于家庭效用需求的分析
3.1.3 排队、有限产权和等候时间成本
3.2 公共商品住房分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3.2.1 内部竞争性问题
3.2.2 非价格条件下的调节
3.2.3 分配标准的复杂性
3.2.4 监督机制和公正性的保证
3.2.5 有条件地考虑需求差异
3.3 公共商品住房基本分配模式
3.3.1 行政配给模式或自上而下模式
3.3.2 排队销售模式或轮候销售模式
3.3.3 订购模式或公众参与销售模式
3.3.4 市场过滤模式或二次分配模式
3.3.5 私人开发商销售模式
3.4 居住空间选择和居住空间分异
3.4.1 城市居住空间选择
3.4.2 公共住房计划空间选址
3.4.3 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3.5 公共商品住房空间分布概述
3.5.1 建设选址和空间质量分配
3.5.2 空间分布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3.5.3 公共商品住房空间选址分布模式
3.6 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决策系统
3.6.1 GIS及空间统计分析
3.6.2 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
3.6.3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实际应用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加坡公共住房发展及其分配体系
4.1 新加坡公共住房发展:从“广厦”到“恒产
4.1.1 新加坡公共住房发展综观
4.1.2 新加坡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
4.1.3 新加坡住房体系与”HDB“时代
4.2 广厦:“居者有其屋”的提出与实现
4.2.1 数量上满足居住需求
4.2.2 质量上逐渐提高
4.2.3 购买资格和收入水平挂钩
4.3 恒产:社会财富结构的重塑
4.3.1 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4.3.2 公共住房的保值与增值
4.4 新加坡公共住房分配体系
4.4.1 新加坡公共住房分配体系的演变
4.4.2 当前新加坡公共住房分配体系分析
4.4.3 新加坡公共住房分配体系的分类和特点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加坡公共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组织和分布
5.1 土地、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
5.1.1 城市土地征用概况
5.1.2 城市规划体系概况
5.1.3 城市总体空间布局
5.2 新镇发展和公共住房空间分布
5.2.1 新镇发展概况
5.2.2 空间分布综观
5.2.3 空间分布现状和规划目标
5.2.4 空间分布演变
5.2.5 价格空间变化和公私空间对比
5.3 典型新镇内部空间组织
5.3.1 土地利用和建筑密度
5.3.2 基于邻里概念的空间组织
5.4 大容量快速交通连接下的空间关系
5.4.1 公共住房距市中心交通耗时
5.4.2 以交通耗时为参照的空间分布
5.5 各族空间分布:从分异到融合
5.5.1 旧时各族间分异问题
5.5.2 逐步实现各族空间融合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经济适用住房分配问题--以武汉为例
6.1 中国经济适用住房概览
6.1.1 经济适用住房的提出与发展
6.1.2 现行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主要内容
6.1.3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销售概况
6.2 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运行机制
6.2.1 考证对象的选择
6.2.2 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发展历程
6.2.3 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运行机制
6.2.4 经济适用住房准入机制
6.3 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和分配
6.3.1 总体建设概况
6.3.2 公开登记摇号销售模式
6.3.3 公开销售经济适用住房分析
6.4 经济适用住房等待队列分析
6.4.1 基于登记信息数据库的分析
6.4.2 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6.4.3 队列选择模式分析
6.5 分配问题及其影响分析
6.5.1 被动选择及其原因分析
6.5.2 分配结果的需求错位
6.5.3 对于分配公正性的质疑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问题--以武汉为例
7.1 基本空间分布特点分析
7.1.1 基本考察对象
7.1.2 密度分区与项目规模
7.1.3 住宅用地级别分布
7,1.4 空间差异和多样化分析
7.2 基于KDE对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分析
7.2.1 Kernel密度估计及其应用
7.2.2 经济适用住房KDE计算
7.2.3 基于KDE结果的时空演变分析
7.2.4 基于KDE结果的快速交通缓冲分析
7.3 基于DEM对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分析
7.3.1 商品住房市场价格空间格局分析
7.3.2 基于DEM模型的空间福利比较
7.3.3 空间福利和价格弹性调整的探讨
7.4 经济适用住房A-SDSS初步框架
7.4.1 构建A-SDSS的必要性及其特点
7.4.2 A-SDSS的初步数据框架
7.4.3 空间决策的公众参与过程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结论
8.1.1 主要成果
8.1.2 创新点
8.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武汉市公开发售经济适用住房不同户型供需比例
附录2 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登记摇号销售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