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丘吉尔发出了狮子般的怒吼,以这两种批评对慕尼黑协定大加抨击。他在下议院的讲话(1938年10月5日)中,用了下面的比喻:“用枪口逼着,先是要一英镑;拿到了,又逼要两英磅;最后,独裁者同意只要1英镑17先令6便士,其余呢,用作将来做善事吧。”在我看来,“用枪口逼着”的短语是指协迫,而不是妥协;两英镑的要求降为1英镑17先令6便士,这告诉我们,希特勒微不足道的让步实际上是根本没有让步。因此,慕尼黑协定,正如丘吉尔的理解,不是妥协,完全是投降:希特勒胁迫张伯伦,张伯伦就投降了。
毫无疑问,慕尼黑协定包括了胁迫。但是,协迫行为则冲着捷克斯洛伐克--协定的受害者,而非签署方。至于英国和法国,则可更准确地说,他们是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进行妥协,而不是向直接的协迫威胁让步。
我们将会看到,妥协和协迫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越是接近于妥协,就离胁迫越远。然而,某项协定成为卑劣妥协的明显案例,而不是妥协的明显案例,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这就像离经叛道的天主教明显案例并不是天主教的明显案例一样。一块腐石碾成粉末已不能称之为石头,然而,一个卑劣的妥协再怎么说也都是妥协。
但是,慕尼黑协定是否是一个妥协呢?这虽说不是由慕尼黑协定是否对英国或法国造成协迫的问题所决定,可二者有联系。与强迫不一样,胁迫含有威胁的意思。没有威胁,就没有胁迫。为了评估胁迫,我觉得我们应采取假定受到威胁的那一方的观点。接受这种观点的理由是,胁迫不像强迫,它取决于威胁中的交往行为。受害者应该明白这种威胁行为具有胁迫的效果,正像潜在的受害者明白了形势十分严峻一样。
……
展开
——肯尼斯·阿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这本书将激发广泛的讨论,无论做出妥协或者拒绝妥协,妥协都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课题。艾维榭·马格里特因为他的分析能力和道德判断会受到普遍尊重。书中引用的实例使本书具有了历史的深度和重要性,文字明快、准确、易懂,这本书从开头就吸引我一直读下去。
——《两害相权取其轻:恐怖时代的政治伦理》作者迈克尔·伊格纳季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