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11711
  • 作      者:
    (美)戴维·伊斯顿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政治学学术经典译丛: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分六部分共29章。译者前言;(一)分析的模式;(二)要求的输入;(三)支持的输入;(四)对支持所受到的压力的反应;(五)作为特定支持调节者的输出;(六)结论。伊斯顿认为政治系统是为社会规定有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或强制性决定),并且予以实施的行为或互动行为。它由政治团体、体制和权威机构等部分构成。它受到自然的、生物的、社会的以及心理的等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包围,同时对环境的压力有适应能力和反馈信息的功能。系统和环境形成互动的联系,系统的持续通过不断的输入、输出、反馈、再输入过程实现。伊斯顿的输入 -输出系统分析模式,适用于分析从国际社会到国家内部各种规模的政治系统,同时又是一个统一理论,包括社会当中各种和行为关系。
展开
精彩书摘
  需求“输入”的含义 我们必须首先确定何时才能认为需求输入了政治系统,尔后才能虑及这种需求的输入给系统带来了什么样的压力。理论表述的偶尔不慎和绘制图表时所受到的限制,往往会给人造成这么一种印象,即好像有些东西起先是处于政治系统之外,后来才被纳入政治系统的。那么,造成这种印象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我以为,人们得到的这种印象是对现实世界的最简单的临摹,就此而言,造成这种印象是十分必要的。不过,我们不能照书面上的含义来理解这一点。这种印象只不过是帮助我们理解实际过程的一种形象描述。事实非常明显,无论是输入还是社会成员,都不会像书面上所说的那样,走出经济或文化系统进入政治系统,又从政治系统返回经济或文化系统,仿佛它们在一座社会大厦的许多房间之间穿梭进出、熙来攘往一样。毋宁说,这种形象描述所传达的只是这样一种观念,即人们只有在与政治活动并不直接相关的社会领域中获得一些经验,才有可能提出政治需求。即使社会中开展了运动、发生了动荡,那也只是开展和发生在政治角色和非政治角色之间。至于说到某人提出了某种需求,那只不过是用一种简略的方式指明,他至少暂时是在参与政治行动。比如,产业组织结构的逐渐演变,经济危机的突然袭击,都市发展的急剧膨胀等等社会现象,都可能使人们需求政治领导人采取迄今未曾料及的行动,也可能使这些政治领导人不等系统的其他成员于朦胧中意识到政府能够或应该就此于点儿什么,就提议采取行动。由此可见,人们之所以承认应该接受某种权威性分配,最初恰恰是由非政治生活领域中的经验引起的。与社会成员的非政治角色相关的事件,引起了他们所想要、所期待、所需求、所偏好和所相信的那些东西的变化。生活方式的这些决定性因素的变化,会促使和促成社会成员表明,他们认为政治上称心如意或必不可少的是什么。只要发生上述过程并使得社会成员提出了需求,我们就应该认为,需求已经被输入了政治系统。我们不久就会看到,这种状况可以用“政治过程的起点’’这一概念来表述。因此,正是输入,成为连接社会生活非政治领域中和政治领域中所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实际纽带。对此,我已经作了论述。需求不仅在政治生活和非政治生活领域之间的天堑上构建了通途,而且如前所述,它还由此特别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个领域中的变化对其他领域的影响方式。
展开
目录
序  言
菲尼克斯(Phoenix)版序言
中译本序言
第一部分  分析的模式
第一章  理论分析的形式
第二章  分析的一些基本范畴
第二部分  需求的输入
第三章  作为系统输入的需求
第四章  作为压力根源的需求
第五章  欲望转换为需求
第六章  欲望转换的调节:结构机制
第七章  欲望转换的调节:文化机制
第八章  需求流量的调节:沟通通道
第九章  需求流量的调节:缩减过程
第三部分  支持的输入
第十章  作为系统输入的支持l
第十一章  支持的对象:政治共同体
第十二章  支持的对象:制度规则
第十三章  支持的对象:权威当局
第十四章  支持蚀耗引起的压力
第十五章  作为压力根源的政治分裂
第四部分  对支持所受到的压力的反应
第十六章  支持的结构调节
第十七章  弥散支持的产生
第十八章 对权威当局和制度规则的弥散支持:对合法性的信仰
第十九章  合法性的根源
第二十章  对权威当局和制度规则的弥散支持:对共同利益的信仰
第二十一章  对政治共同体的弥散支持
第五部分  作为特定支持调节者的输出
第二十二章  输出的性质
第二十三章  反馈环路
第二十四章  反馈刺激
第二十五章  反馈反应
第二十六章  反馈反应的沟通
第二十七章  再输出——I
第二十八章  再输出——Ⅱ
第六部分  结论
第二十九章  系统分析的目标
再版译后记  重读《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