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民族性.壹,一百五十年中外“中国人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48588
  • 作      者:
    沙莲香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沙莲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社会心理学和中国民族性研究,其代表性著作《社会心理学》、《中国民族性》等声播海内外,对总结和认识中国民族心理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选取了国内外研究“中国民族性”的著名学者、专家或有识之士的著名论断,如梁启超、陶行知、张君劢、鲁迅、毛泽东、杜威、麦华陀等,所选文章既有肯定中国民族性中积极因素者,亦有全盘否定者,各种观点超过了时空之限制,为读者奉献出一部全面评析中国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经典著作。
展开
精彩书摘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孔子的道德系统里绝不肯离开差序格局的中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我们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我们可以明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的问题了。我常常觉得:“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
    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
    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
    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但是孔子却常常提到那个仁字。《论语》中对于仁字的解释最多,但是也最难捉摸。
    ·团体道德的缺乏
    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悌忠信”那一类的道德要素。正等于要说明“天下”时,还得回到“父子、昆弟、朋友”这样具体的伦常关泵。
    不但在我们传统的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一一不分差序的兼爱,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为人谋而不忠乎”一句中的忠,是忠恕的注解,是“对人之诚”。“主忠信”的忠,可以和衷字相通,是由衷之意。
    团体道德的缺乏,在公私的冲突里更看得清楚。就是负有政治责任的君王,也得先完成他私人间的道德。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
展开
目录
中国和中国人(1849)/[英]亨利·查尔斯·萨
中华帝国追想(1854)/[法]古伯察
中国人及其叛乱(1856)/[英]密迪士
诱人的课题——中国国民性(1858)/[英]库克
东方宗教(1872)/[美]约翰逊
在遥远中国的外国人(1872)/[英]麦华陀
独立种族(1877)/[德]利希霍芬
中国问题之解决(1894)/孙中山
中国人的特性(1894)/[美]斯密斯
世变之亟(1895)/严复
十种德性相反相成(1901)/梁启超
文化偏至论(1907)/鲁迅
中国人的明面与暗面(1909)/[美]麦嘉温
东西文化在中国的冲突(1911)/[美]罗斯
东西思想之差异(1915)/陈独秀
国人之公毒(1915)/远生
矛盾的中国人性格(1916)/[日]服部宇之吉
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1916)/杜亚泉
中国:从远古到今日(1916)/[英]庄廷龄
中国的特征(1916)/[美]柏赐福
吾国国民弱点(1917)/光升
东西文明根本差异(1918)/李大钊
心气薄弱的国人(1919)/傅斯年
中国人的中国(1919)/[英]倭纳
东西思想异点(1920)/[美]杜威
吾国无国民(1921)/陶行知
中国古代文学上的社会心理(1921)/朱希祖
中国国民特性(1922)/[英]罗素
中国文化要义(1922)/梁漱溟
国人思想习惯之弱点(1923)/唐锇
中国的祸根(1926)/[法]格尔巴特
现代中国文明(1926)/[德]勒津德
中国:地理、经济、政治(1926)/[英]奥特
站起来的中国人(1929)/毛泽东
中国国民性论(1929)/[日]渡边秀方
中国人特点(1929)/[日]和进哲郎
机器与精神(1929)/林语堂
中国国民之改造(1929)/张君俊
中国人——人种地理学的心理论(1929)/[法]劳德
东西文化之比较(1930)/胡适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1930)/[德]韦特福格尔
中国人经济心理(1930)/[德]威尔海姆
中华民族与中庸之道(1931)/蔡元培
国民心理(1932)/王造时
中国人心理(1933)/[美]海威
国民精神上之劲敌(1935)/郎德沛
中国人的精神结构(1935)/[日]大谷孝太郎
民族性与民族卫生(1937)/潘光旦
民族性与教育(1938)/庄泽宣
中国命运(1946)/蒋介石
民族特性比较(1946)/孙本文
乡土中国(1947)/费孝通
中国心理之分析([949)/萧孝嵘
中国民族(1949)/缪凤林
中国文化与世界(1957)/牟宗三等
美国与中国(1958)/[美]费正清
从传统到现代(1966)/金耀基
中国家庭制度(1968)/吴自建
汉民族(1968)/吴主惠
明日之中国文化(1970)/张君劢
中国民族特性(1970)/项退结
中国人哲学思想之特性(1971)/成中英
中国家族主义与国民性(1971)/杨懋春
从中国传统价值看国民性(1971)/文崇一
从历史看中国人(1979)/钱穆
文化超越前进论(1980)/胡秋原
假面的告白(1980)/陈其南
孔子仁学(1981)/杜维明
农民性格的蜕变(1981)/吴聪贤
中外社会思想之比较(1984)/谢康
中国人的人格发展(1984)/孙隆基
丑陋的中国人(1985)/柏杨
中国传统文化之分析(1986)/张岱年
个人既是载体也是实体(1993)/费孝通
中国人的社会取向(2004)/杨国枢
中国人对现代化的反应(2004)/杨国枢
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能否同时并存(2004)/杨国枢
儒家的人文精神(2006)/杜维明
儒家的困境及世界伦理重建(2006)/刘述先
中国文化的内倾性格(2006)/余英时
附录1 韦伯谈中国人的性格/王容芬
附录2 关于中国国民性的10种见解/梁漱溟
附录3 中国17省人的性格特点
主题索引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