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学视域中的古村落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64272
  • 作      者:
    张华龙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教育学介入古村落文化体的研究,一方面来自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占村落的自觉与发展、基础教育的改革与深化虽然分属两个领域,却同步进入如火如荼的变革阶段。《教育学视域中的古村落文化》的主体内容从聚落文化与教育关系人手探析古村落文化自在教育机制,通过古村落文化形成与发展,以历史文化内容及其结构性能纵横两个方面全方位展现古村落文化,在界定其教育价值基础上,提出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开发古村落文化资源的理路和策略,以期对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裨益。  
  《教育学视域中的古村落文化》可供建筑学者、历史学者、学校教师、古村落居民、古村落旅游开发主体、教育学研究者、师范院校学生以及关心古村落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等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国地域辽阔,由南至北跨越的纬度达50°之多,各地区的村落布局与民居形式与相应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形成了许多颇有特色的聚落形态。东北、华北地区气候寒冷,出于采光和取暖的需要,民居一般坐北面南,建成墙体较厚且有火墙、火炕的三开间四合院居室,只对向阳或内院的一侧开窗,且比较小,其余三面则严加封闭。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日照的热能,建筑物之间需要保持较大的距离,以避免相互间的遮挡。这样,在整体风格上,便具有粗犷、厚重、封闭的特征。新疆地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异常干燥,昼夜温差很大。当地居民采用土坯、泥墙等高蓄热材料做围护结构,建筑空间尽力靠拢,多采用狭小的高窗、平屋顶形式,外墙多呈现反射性能较好的浅色调。如此,白昼的村落能产生大片阴影区,有效地减弱了酷日暴晒的程度,夜晚却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墙体释放的热量,缩小了昼夜的温差。此外,为了降低直射光辐射热的影响,人们还在建筑物周围普遍种植葡萄和树木,在葡萄架下纳凉、载歌载舞,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亮丽风景线。地处纬度较低的华南、西南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前两者相反,气温高、温差小、雨水多、湿度大,并且经常处于静风状态。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生存的主要矛盾表现为遮阳、避雨、散热、通风和防潮。反映在建筑及其村落布局上的是建筑物尽量靠拢,形成了街道窄、密度大的格局。基于避雨的考虑,民居屋顶坡度大,出檐深。湿热、静风突出的地区出于通风的需要往往采取干阑式建筑,底层架空、木板作墙,歇山式的屋顶起到了泄水、遮阳的作用。
  地形地貌也与聚落形态直接相关。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文明时代,土地是农民最宝贵的生产资料与财富。平坦的地方多留作良田,住房一般修建在坡地上。由于家庭独立负担,盖房修建能力比较有限,无力对自然地形进行大工程的改造,只能顺应地形随高就低,或以支柱跨越其上,或就地筑基,形成错落有致的形态。富裕人家虽然有雄厚的财力,但受到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修建住宅多倾向于规模与精致,同样极少对自然地形进行大的改造。水与山相对应,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直接影响着聚落的选址与布局。传统村镇聚落力求靠近水源,有条件的则临水而居。选址时追求“背山面水”,格局讲究。“小桥流水人家”就是这一情形的最好写照。
  社会关系是另一个影响聚落形态的因素。一家一户是没有聚居意义的,聚落是一个种群聚居的物理空间形态,必然体现群内或群间的社会关系。聚族而居的传统村落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宗族、血缘关系始终是维系群内或群间人际关系的纽带。宗族血缘关系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并在奴隶制社会得到制度的强化。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儒学进一步完成了其理论层面的提升,把长幼尊卑之伦、名分等级之序视为理想的家庭关系和社会秩序。先秦时期宗族血缘关系在制度层面对聚落的影响集中体现于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王城和采邑,村落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还处于自在的状态。自从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以来,儒学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经过“亲民”教化,借助科举取士这一直达政治集团的通道,人伦关系、名分等级观念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通过人们的自觉意识融人聚落空间之中。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聚落文化与教育
第一节 聚落与文化
一、聚落形态
二、聚落文化
第二节 文化与教育

第二章 古村落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古村落:操作性定义与学理概念的界说
第二节 古村落的形成:乡村文化范式的型塑
一、人口迁徙与南北文化的融合
二、士族土著化与耕读文化的型塑
三、科举制度与耕读文化范式的形成
第三节 古村落的发展:成就乡村文化的典范
一、经典的耕读文化
二、合和的农商文化
第四节 古村落的现状:自然消失与人为蜕变
一、消失中的古村落
二、蜕变中的古村落
第五节 古村落的现代化
一、古村落现代化的理论问题
二、教育与古村落的现代化

第三章 历史的古村落文化
第一节 古村落宗族文化
一、宗族制度的演化
二、南迁士族营建的乡村宗族文化
第二节 村落文脉
第三节 古村落人居文化
一、选址与布局
二、建筑风格
第四节 古村落民俗文化
一、单体古村落的民俗文化
二、古村落群的民俗文化

第四章 古村落文化的结构与性能
第一节 古村落文化的结构
一、古村落文化系统
二、古村落文化系统结构的演化
第二节 古村落文化的性能
一、古村落文化的性质
二、古村落文化的功能

第五章 古村落文化的教育价值
第一节 本体性教育价值:成就精神世界
一、历史教育价值
二、道德教育价值
三、审美教育价值
第二节 地方性教育价值:成就地方人
一、古村落文化与地方文化
二、古村落文化成就“地方人
第三节 普适性教育价值:个体的民族化
一、古村落文化与民族文化
二、古村落文化成就个体的民族化
第四节 学校教育价值:珍贵的课程资源
一、古村落文化与基础教育改革
二、古村落文化的课程开发价值

第六章 古村落教育资源及其开发
第一节 古村落的教育资源
一、古村落人文教育资源
……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