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现、坚持和倡导人与自然相和谐,不同族群与文化之间相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与景观形态“天人合一”。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曾是对亿万人民生活实践与社会发展的倡导和推行准则。对此,把“斗”运用为不断发现客观的自然规律,遵循规律创造新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准,自然是对的。但这也不意味着对自然的过度开发是合理的,因为那样早晚是要遭报应的。而若是像中国过去曾经发生过的那样,“斗”成了不顾一切客观规律和社会伦理道德底线的胡作非为,那灾难必然即时显现,或很快显现。
哈尼梯田稻作文化景观与菲律宾已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以沟谷梯田景观和相对散居的社会形态为特征的稻作文化景观类似,也与印度尼西亚今年刚刚被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为世界遗产的以高山湖泊为水源的梯田相类似,但在文化内涵、自然环境和景观组合与特色等方面有很大区别,成为稻作梯田文化景观的又一范例。
哈尼梯田稻作文化景观以“四素”(蓄水源和被崇奉的森林;巧妙、简洁、实用的沟渠分水系统,遍布整座大山的宏伟梯田,具有特殊文脉、历史和社会架构,创造了梯田生态体系,被誉为“大地雕刻师”的哈尼族人民)同构”为内涵与特征,为我们提供了在特定环境中和历史背景下,既供养了大量人口,又使得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模式,并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了无与伦比的大地雕刻艺术的壮美景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