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影视文化的性别批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4037965
  • 作      者:
    李东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李东,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大学文学院新闻系主任,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理论与新闻传播。
  截至2011年底,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合作编写学术著作10部;先后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转载;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多个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曾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成果奖等奖励数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影视文化与性别之间有着极为深刻的联系,“性别批评”是对影视文化传播中不平等现实的直接揭露,是将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意识向主流意识的直接注入,是对两性和谐的影视文化氛围的建构,是文化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新时期以来,随着“性别批评”的影响,我国的影视文化研究开创了新的审美视角,无论是在影视传播方面,还是在电影理论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收获。
展开
精彩书摘
  当我们把视线聚焦于新世纪以来的中外影视创作时不难发现,更多的影视文本彰显了性别平等的进步意识,我们都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女性话语的探索和表达,即在女性之间寻求一种“姐妹情谊”,并将这种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感受、共同的诉求汇聚为女性共同的声音,通过女性同性间的彼此理解、彼此扶持、彼此鼓励促进女性群体的历史性觉醒并主动与男权社会对话与抗争,以实现性别平等、和谐发展的历史宗旨归。
  首先,大量影视文本都不约而同地表现了男权社会下女性生存的边缘化状态,探讨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社会机制。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由于男性权力主体对女性权力主体的操控,使得身处不平等权力关系中的女性命运坎坷、身心憔悴。在影片《时时刻刻》(美国,2002年)中,女主人公弗吉尼亚·伍尔夫、劳拉·布朗等女性的身份都是家庭主妇,她们被丈夫的权威牢牢地锁在家中,而丈夫们则都从事着管理庄园或工厂、参与社会事务的“大事”。在影片《芝加哥》(美国,2002年)中,女主人公罗克茜梦想着登上舞台,可她却被男人们玩弄于股掌之间。在影片《黑暗中的舞者》(美国,2000年)中,母亲塞尔玛为了医治儿子的双眼,冒着危险做着报酬低廉的工作,一个人艰难地挣扎在城市的角落里,看着男人的眼色过活。这些影视文本中的女性被男性秩序排挤在社会的边缘,而当她们力图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时,又要屈身乞求男性的怜悯。
  其次,许多影视文本反映了女性在传统社会规制下的不被保护、不被接纳的状况,揭示了这种状况背后的男权秩序。
  ……
展开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性别批评——当代影视文化研究的一种维度
第2章 影视文化中的性别偏见
第3章 影视文化中的性别叙事模式
第4章 影视文化形塑的女性形象
第5章 影视文化的“流行病”分析
结束语从“性别对立”到“两性和谐”——影视文化性别建设的理想图景
电影作品链接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