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温论治
湿温是温病中的一种,是湿和热交相为患的病变。清代叶天士说,“吾吴湿邪害人最广”,说明湿温在我国、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有着不断的散发或流行。历代医家在长期的防治疾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明·吴又可的《温疫论》、清·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薛生白的《湿热病篇》等,对湿温证治都有了阐述,到目前尚有参考价值。
一、湿温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传变
吴又可说:“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薛生白说:“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吴氏重视热型的变化,薛氏注意湿热蒙蔽所引起的胸痞舌白、渴不引饮等,两者所描述的症状相互合参,价值更大。
薛生白说:“湿热病属阳明、太阳经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而提纲中不言及者,因以上诸证,皆湿热病兼见之变局,而非湿热病必见之正局也。”指出湿热病的病位,是在阳明和太阴二经,而且也含蓄它的病变性质,是热与湿的交相为患。并还指出湿热证的演变,也可引起痉厥等的肝风煽动,邪人心包诸症。这与叶天士所说的“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有其一致的意义。由此可见,湿温证不论偏湿偏热,然其均可热化,浊邪充斥表里上下,导致伤津灼液,发痉发厥。正如吴又可所说:“从外解则顺,从内陷则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