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辨证施膳 药膳以中医饮食营养理论为基础,结合人的个体差异、四季气候及地理环境等不同因素进行辨证施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药食两用原料有79种,可供药膳配用的中药材约有500种。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和患者不同病证进行辨证施膳。这是药膳食疗的精髓,也是与现代营养学的不同之处。参照中医学“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气味相调”“性味相胜”等原则,配制不同的药膳进行辅助治疗,使中药与食物相互补充,提高疗效。例如咳嗽,风热咳嗽者用贝母梨汁,阴虚发热咳嗽用百合杏红粥,风寒咳嗽用葱白粥。药膳是医药与食物结合的最好形式,它将中药与食物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而不是随意的凑合。因此在使用药膳时应在辨证论治的原理下,选用对证的食物和中药才能发挥药膳的作用。<br> 2.药食同味,归经入脏发挥作用 中药与食物同样具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五味不同,归经入脏也不同,对人体发挥的作用就不一样。酸味入肝,能收涩、止汗、止泻;苦味人心,能燥湿、滋阴、清热;甘味入脾,能补益和中、缓急止痛;辛味入肺,能发散行气活血;咸味人肾,能软坚散结。<br> 酸味,中医认为,酸入肝,具有固涩收敛、止泻止汗的作用。酸味食物具有助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的作用。以酸味为主的食物有番茄、山楂、五味子、橙子、乌梅等。<br> 苦味,中医认为,苦人心,具有清热、燥湿、滋阴的功效。苦味有祛水湿和保护心肾的作用。所以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人心、苦生心”。以苦味为主的食物和中药有大黄、黄连、苦瓜等。<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