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外感时病医案
外感(刘惠民医案)
李某某,男,11岁。
患者病已1周,鼻塞流涕,周身不适,3天前发冷,高热,体温39~40℃,无汗,夜间尤甚,头痛,全身疼痛,口苦,恶心,食欲不振,咳嗽,小便黄,大便干。诊时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舌苔黄,脉浮数。证属外感风寒,肺胃蕴热。治以发汗解表,清解肺胃。处方:
麻黄、桂枝、羌活、柴胡各9克,白芍、杏仁、竹茹各12克,山药30克,知母15克,生石膏(捣)24克,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6克。水煎两遍,晚睡前分两次温服,服第1次药后,喝热米汤1小碗,半小时后再服第2次,取微汗。
2剂后,患儿父亲来诉:服药·剂,汗出热退,全身不适已去大半,继服·剂,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轻微咳嗽。此乃肺经余热未消之故。改方:
麻黄3克,白芍9克,桂枝、干姜、五味子(捣)、山药各6克,知母、瓜蒌仁各12克,炙桑白皮6克,甘草3克,沙参15克。
煎服法同前,又服2剂而愈。
【按语】 刘惠民治疗外感病的经验如下:
1.善于解表清里刘老认为:根据《伤寒论》“病在表可发汗”的论述,主张早期解表外,认为此类疾病早期不仅限于表证,而且多数病例兼见不同程度的里热,此时服解表药而热不退,是因表邪已入里化热之故,治疗时当解表清里同时并行,以奏表里双解之效。如麻黄、桂枝解表,又如石膏、知母清里,方用麻杏甘石汤、大青龙汤加减。又认为内蕴之热不仅可以清里而除,同时可以表散而解。故解表清里是他治疗外感病最常用的方法。解表有助于清里,清里有助于解表,两者相辅相成。在临证中,他特别善用生石膏,对张锡纯所说“石膏之退热逐热外出……能使内蕴之热息息自毛孔透出”,深为叹服,认为生石膏辛甘而散,性寒而凉,既善清气分之热,又善辛散解肌。所以石膏是最理想的解表清里药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