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21时—23时,养怡之道
21时至23时为什么定为【人定】
这是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它指当夜的21时—23时,地支命名是亥时。
“人定”的意思为:夜已很深,人们停止活动、安歇睡眠的时候。此时在时辰上是亥时。也就是说,经过白天的劳作,这一时间段,人要安静地休息睡眠了,所以被称为“人定”。
中医把“人定”的时间,属于了三焦经的一样时刻。为什么呢?三焦和我们人体是什么关系呢?
说说三焦
①通行元气。
三焦通行元气之说,首见于《难经》。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十八难说:“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原文明确地说明三焦是人体元气(原气)升降出入的道路,人体元气是通过三焦而到达五脏六腑和全身各处的。
元气,为人体最根本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别入十二经脉而达于五脏六腑,故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中藏经?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对三焦通行元气的生理作用作了更为具体的描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因为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气化的场所,故称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如果元气虚弱,三焦通道运行不畅或衰退,就会导致全身或某些部位的气虚现象。
②运行水谷。
《素问?金匮真言论》称三焦为六腑之一,《素问?五藏别论》称三焦为传化之府,其具有传化水谷的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三焦……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指出三焦具有对水谷的精微变化为营气,以及传化糟粕的作用。《难经》明确提出三焦的运行水谷作用,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水谷在人体运行道路及气之所终始,包括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部过程,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来概括。并根据上、中、下三焦所处部位不同,对水谷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有上焦主纳,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的具体描述。这是以三焦运行水谷来概括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泄的功能。
③运行水液。
三焦为人体水液运行的主要通道,这在《内经》中有多处论述,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说明三焦是人体管理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虽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但人体水液的升降出入,周身环流,则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实现。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与否,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迟速,而且也必然影响到有关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也可以说,三焦运行水液,是对脾、肺、肾等脏腑主管水液代谢作用的综合概括。
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则脾、肺、肾等脏腑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以实现,引起水液代谢的失常,水液输布与排泄障碍,产生痰饮、水肿等病变。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三焦与糖尿病
2006年11月8日的英国《泰晤士报》指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在总人口中占6%,美国为7%。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比例确属失常。在80年代初期,中国糖尿病患者不到100万,但改革开放之后,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加。据认为,在13亿的中国人中,3500万到4000万人患有糖尿病,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20%。”
糖尿病人数在青少年中的增长尤其明显,患者增加有多种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食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很多人迅速致富,而饮食则是炫耀财富的重要手段。在这个社会中,一对夫妇只限生一个孩子,结果,就有了受溺爱的独生子女一代,也就是所谓的“小皇帝”。
在一个千百年来常遭受饥荒的国度,对于年轻母亲的最大的恭维是夸其宝宝长得胖。北大医院内分泌科一位郭姓专家说:“90年代初,我们医院只有两位专门看糖尿病的医生。现在有五六位……那还跟不上病人数目的增长。”她把这归咎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我过去是骑自行车,但现在我们全部乘车,或开车。可看的电视频道太多,人们的运动减少。他们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下班后开车回家。”不论是饮食习惯还是生活方式,从青少年到中老年,糖尿病成为常见疾病,也是影响长寿的主要疾病。
以上的文字说明了糖尿病应引起人们的重视,那么此病与三焦有什么关系呢?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的范畴,主要是过服辛热食品,即膏梁厚味,或精神长期受刺激,如愤怒或思虑过多都可造成此病。根据此病症状“三多(多饮、多食、多尿)”孰轻孰重,把本病分为上、中、下三消,如《证治准绳?消瘅》篇说:“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施治,但在治疗上不宜绝对划分,因虽有三消之分,但其病机性质则一,均与肺、脾(胃)、肾有密切关系。
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下糖尿病的掌纹特征:有8线与十指尖樱红。
糖尿病有家族遗传性、隐匿性的特点,所以这种疾病发现得越早,对于健康长寿越有利。在掌纹上可以看出糖尿病的隐性异常特征——8线。也可以根据糖尿病掌色来判断糖代谢的状况。同时由于糖尿病有十大并发症,所以通过掌纹可以分析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大家可要常看看自己的手。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具有降糖作用的食物,以供您在日常生活中参考。
【人定】如何让自己有个好睡眠
泡脚促进睡眠
在这儿还要提醒大家的是,泡脚有利于睡眠。我国民间素有“睡前一盆汤”的习惯做法。古人早就懂得用热水洗脚与催眠的关系,我国民谣云:“春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此民谣也简练地道出了四季洗脚的益处。
那么,为什么睡前洗脚具有催眠及健身的作用呢?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在连接人体脏腑的12条经脉中,有六条起于足部,双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中,且分布着60多个穴位,如能坚持在睡前用热水洗脚,就能刺激这些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疏通全身经络,从而达到祛病驱邪,益气化淤,滋补元气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上有大量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还密布着许多血管,由于热水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因此,刺激脚上的神经末梢,可对大脑皮层产生抑制作用。同时,用热水洗脚能使脚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使人感到脑部舒适、轻松,不仅能加快入睡,使睡眠加深,还可有效地消除一天的疲劳。
牛奶对睡眠的帮助
因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产生疲倦欲睡的生化物L色氨酸,还有微量吗啡类物质,这些物质都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特别是L色氨酸,它是大脑合成羟色的主要原料,五羟色胺对大脑睡眠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从而使人想睡眠,并且无任何副作用,而且牛奶粘在胃壁上吸收也好,牛奶中的钙还能清除紧张情绪,所以它对人的睡眠有益,故晚上喝牛奶好,有利于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而且,睡前喝牛奶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晚餐摄入的钙,睡前大部分被人体吸收利用。睡后特别是晚上零点以后血液中钙的水平会逐渐降低,血钙的下降,促进了甲状旁腺分泌亢进,激素作用于骨组织,使骨组织中的一部分钙盐,溶解入血液中,以维持血钙的稳定平衡。此种溶解作用是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时间长了,会成为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晚上睡前喝牛奶,牛奶中的钙可缓慢地被血液吸收,整个晚上血钙都得到了补充、维持平衡,不必再溶解骨中的钙,防止了骨流失、骨质疏松症,所以睡前喝牛奶好。
手少阳三焦经的运行特点
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向上出于第四、五掌骨间,沿着腕背,出于前臂外侧桡骨和尺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上达肩部,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向前进入缺盆部,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从胸直上,出于缺盆部,上走项部,沿耳后向上,出于耳部上行额角,再屈而下行至面颊部,到达眶下部。
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丝竹空之下),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与疾病的对应关系
下面给大家介绍中渚、阳池穴,掌纹疾病的对应关系。
中渚穴与头昏、目眩
中渚穴位于手背部位,小指与无名指根间下2厘米手背凹陷处,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的感觉。
2线中部有岛形样纹。中渚穴,穴道指压法治疗目眩、头昏眼花。食疗:天麻煲鸡、女贞子桑葚汤。
中渚穴对头昏、目眩的调理指导
阳池穴与糖尿病
阳池穴位于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有8线,十指尖樱红。阳池穴具有清热通络,通调三焦,益阴增液的功能。刮拭此穴能防治糖尿病。食疗:冬瓜粥、素炒苦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