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3 我国医疗器械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医疗器械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发展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由于我国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医院所需的医疗器械全部由上级主管部门无偿调拨。这一措施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大量的基层医院得到最基本的医疗器械保障。这期间的医疗器械管理相对简单,医院要将调拨来的医疗器械如实登记在册,做到财产账物相符,但不需要考虑医疗器械成本能否收回,能创造多少经济效益。为了将医疗器械管理做得更好,有些大型医院逐渐采用固定资产登记卡的形式将医疗器械的品名、规格、型号、产地、价格、调入日期等情况进行登记,便于掌握医疗器械的基本状况。这种方法直到现在仍为大多数医院所采用。
(2)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现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医院顺应潮流,积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大量购置先进的医疗器械,在短期内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逐步将医疗卫生事业产业化,把竞争机制引入医疗市场,使医院走上了独立生存、自我发展的道路。在此期间,医疗器械管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级医院都设立了器械科或设备科(处),履行医疗器械采购、使用、维修、调配等管理职能。在制定医疗器械计划时进行必要的论证;采购时货比三家,注重医疗器械的性价比;使用时注重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率和完好率等。开始重视医疗器械的经济评估,想方设法降低医疗器械的运行成本,以提高整个医院的经济效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