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药用植物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392605
  • 作      者:
    谈献和,姚振生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药用植物学》在继承五版教材特色的前提下,吸收了学科近年来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成果,在教材内容和格式上进行了探索与创新。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药用植物学基础理论,充分反映本学科的传统理论体系和基本知识,共分为10章。从“三基”培养的要求出发,本篇内容力求概念准确、文字精练、插图精美、编排合理。在此基础上,作了部分章节安排的调整,将药用植物分类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2章,目的是突出植物大类群的概念,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下篇药用植物学方法技术,是本教材的创新之处,分为基本方法、研究方向和课程实验及其技术等3章。重点介绍本学科的基本技术及其在现代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旨在为学生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拓展知识面提供有益的帮助,同时也力求有助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建设。<br>    本教材可供高等中医药、药学、农林等院校的中药、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使用,亦可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参考。各院校或专业在实施教学中,可结合地区、专业、课时及教学对象的不同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安排。
展开
目录
    绪论<br>    一、药用植物及药用植物学的定义<br>    二、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br>    三、药用植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br>    四、药用植物学的课程性质及教学方法<br>    上篇  药用植物学基础理论<br>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br>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br>    一、植物细胞的形状<br>    二、植物细胞的大小<br>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br>    一、原生质体<br>    二、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br>    三、细胞壁<br>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br>    第一节植物组织的类型<br>    一、分生组织<br>    二、薄壁组织<br>    三、保护组织<br>    四、机械组织<br>    五、输导组织<br>    六、分泌组织<br>    第二节维管束及其类型<br>    一、维管束的组成<br>    二、维管束的类型<br>    第三章 根<br>    第一节 根的形态和类型<br>    一、根的形态<br>    二、根的类型<br>    三、根的变态<br>    第二节 根的构造<br>    一、根尖的构造<br>    二、根的初生构造<br>    三、侧根的形成<br>    四、根的次生构造<br>    五、根的异常构造<br>    第四章 茎<br>    第一节  茎的形态和类型<br>    一、茎的外形<br>    二、芽<br>    三、茎的类型<br>    四、茎的变态<br>    第二节 茎的构造<br>    一、茎尖的构造<br>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br>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及其构造<br>    四、单子叶植物茎和根状茎的构造特征<br>    五、裸子植物茎的构造特征<br>    第五章 叶<br>    第一节 叶的形态和类型<br>    一、叶的组成<br>    二、叶的形态<br>    三、叶的类型  <br>    四、叶序<br>    五、叶的变态及异形叶性<br>    第二节 叶的构造<br>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br>    二、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br>    第六章 花<br>    第一节 花的形态与类型<br>    ……<br>    第七章 果实和种子<br>    第八章 植物分类概述<br>    第九章 低等植物<br>    第十章 高等植物<br>    下篇 药用植物学方法技术<br>    第十一章 药用植物基本方法<br>    第十二章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方向<br>    第十三章 药用植物学实验及其技术<br>    附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