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修订第3版)》是一部反映我国自然地理面貌的专著,分两大部分。第一篇总论包括中国面积、位置、疆域、地貌、气候、陆地水、植被和土壤等;第二篇区域分论,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内蒙、西北、青藏八个区域进行介绍。
内蒙古干旱现象的形成不仅与夏季降水直接有关,而且与前一年冬季降雪多寡也有密切关系。
由于冬季严寒,如有降雪即可形成雪覆盖。降雪量和积雪时间、积雪深度都是自东向西减少,东部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地区稳定积雪期自11月中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达120~130天以上,积雪深度平均20~30厘米,最深达40~60厘米;向西由于雪量很少,常不能形成雪覆盖。适量降雪对农牧业生产都是有利的。草场积雪可部分解决冬季牲畜饮水问题,因而可利用目前尚无供一水条件的草场放牧。积雪到春季融化,增加地表湿润程度和改善土壤墒情,有利于牧草返青和作物出苗,河湖水量及潜水也因得到融雪水的补给而增多。但深厚而持久的雪覆盖(>15厘米时)或冻结而持久的雪覆盖,能使牧草覆埋和牧场封冻,造成畜牧业上的、“白灾”。反之,少雪或无雪,不仅不能利用无供水条件的草场放牧,增加夏秋草场放牧时间,易导致夏秋草场因过度放牧而退化,带来“黑灾”的危害。
内蒙区全年风力强劲,特别是北部地区,全年5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可达100天以上。冬季大风多伴以寒潮雪暴,被称为“白毛、风”,对牲畜放牧有很大威胁。大风以春季最多,这时地表积雪融尽,气温开始增高,相对湿度下降,往往形成旱风,灼枯作物和牧草,还容易引起草原火灾。在地表植被已破坏的情况下,则形成风沙。因此,打井抗旱,保证水源,修建棚圈厩舍,贮备冬春饲料等,不仅使草原牧业生产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日益加强,对发展牧区农业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区的地貌结构加强了内蒙古高原气候的干旱与寒冷。首先,高原的南缘,从林西至集宁为广大的玄武岩台地,台地顶面向南翘起,向北则缓缓地倾没于高原面之下。其次,高原东侧为大兴安岭,高原西部(集宁以西),南侧为阴山山脉(包括狼山,大青山),高峰海拔2000~2400米。高原边缘这些较高的山地和凸起的地形,阻碍东南季风的深入,使高原内部格外干旱。第三,高原地面平坦,北来寒潮毫无阻隔,可横扫全部高原,加剧了高原的低温和大风雪。
内蒙古高原东缘和南缘的山地和高地,还是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重要分界。内蒙古高原的外缘为外流区,东部有海拉尔河、两辽河水系,西部有黄河流经河套地区,水量较丰,是重要的灌溉水源。高原内部均为发源于边缘山地向北或向东流的内陆小河,径流十分贫乏。径流深度在最有利的情况下不过50毫米,西部不少地面广布沙砾,地表径流近于零。鄂尔多斯高原内部和西辽河流域的北部有两块闭流区,地表水流不能外流。这些内陆小河主要由夏季降水和地下水补给,东部还可得到少量的春季融雪补给。而秋冬季节流量很小,甚至干涸。有的河流在下游潴水成湖,有的由于强烈蒸发而在中途自行消失。例如大兴安岭西坡锡林郭勒河,年平均流量仅0.6秒立方米,全长仅135公里。但在农牧业生产上,这些内陆小河起着重要的作用,提供了农业灌溉和牲畜饮用的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