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行为与进化:人类和动植物行为的奥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067477
  • 作      者:
    李难编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李难,进化生物学资深学者。早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历任上海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全国高师生物进化论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东亚科学、技术、医学史学会会员。撰写《生物进化论》(1982)、《进化论教程》(1990)、《进化生物学基础》(2005)系列高校生物进化教材,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全国性的推荐教材,前后重印26次,尤其对我国生物学界年轻一代的科学世界观产生积极影响。作者深信行为进化的意义,在国内的进化论教材中他首先把“行为进化”作为独立章节引进教材,进入课堂。
    作者学识广博、思路开阔。他在生物学、哲学、艺术等几个内容迥异的领域中作出贡献。在上述方面他发表了180万字的著作和论文,他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授西方美术史教学达8年之久;他到过日本、美国、法国、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参观和访问,那里的学术氛围和风土人情都为他的工作提供信息和启示。
展开
内容介绍
    《行为与进化:人类和动植物行为的奥秘》对多种生灵包括人类本身的取食、求偶、争斗、模仿等十多种行为作了有选择的描述,初步揭示了它们的某些进化轨迹。内容丰富,趣味盎然,文笔流畅,通俗易懂。其中还涵盖了相关的生物学、社会学和哲学命题,给不同层次的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以新的思考和启迪。
    书中收集了与内容密切相连的各类图片120幅,包括著名艺术大师毕加索、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精美作品,并配有简明、生动的文字描述,为读者提供更为愉悦的视觉享受。
    行为与进化都是难解的谜团,《行为与进化:人类和动植物行为的奥秘》将它们联系起来,并涉及一般动物和人类两个方面,这样的著作颇有特色,在国内也极为少见。相信《行为与进化:人类和动植物行为的奥秘》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
精彩书评
    没有哪一项研究能像对动物行为的比较研究那样。使我们更加理解了诸如心灵、意识、利他行为、性格特征和情感等人类特征。
    ——E.迈尔

    谁会想到性爱可以如此有趣?当你为动植物之间千奇百怪的求偶行为……笑到岔气时,你也轻松地吸取了进化生物学的知识。
    ——B.艾伦芮琪

    有许多行为,除了先天的遗传外,还需要外来的某种特定的刺激才能表现出来。
    ——K.洛伦茨

    每一种生命形式都可以看成为一种进化试验,是基因和环境之间上百万年相互作用的产物。
    社会生物学家试图在地球上的社会性生物中为人类找到适当的位置,他们赞同卢梭的观点:“研究人们需从近处看,研究人类则必须从远处看。”
    ——E.O.威尔逊
展开
精彩书摘
    达尔文关于进化论与行为学相结合的思想,为行为进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见彩图1)。
    19世纪末,这一领域的工作侧重于对意识进化的探讨。达尔文和H.斯宾塞明确指出,在意识和行为能力方面,是经历了从低等哺乳动物到人类这样一个连续演化过程的。后来,H.S.赖曼鲁斯提出用比较方法研究行为,并建立了比较行为学。此外C.L.摩尔根、W.詹姆斯、J.洛布等都在方法、概念上对行为及其进化的研究做出过贡献。到20世纪初为止,不少科学工作者都以人的主观情感解释动物行为,对它作任意的褒贬,如“狐狸狡诈”、“蚂蚁勤劳”等等。摩尔根的成就克服了长期以来在行为研究上的错误倾向。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C.惠特曼在鸽子生态研究中成功地把“同源”的概念应用于比较,并据此找出了不同鸽子间的亲缘关系。
    20世纪以来,行为进化受到分类学家、动物学家和进化论者的广泛重视。O.海因罗斯、K.von弗里希、N.廷伯根,尤其是K.Z.洛伦茨都对此作过探讨。在洛伦茨以前,洛布通过对草履虫向光性的研究提出,高等动物的复杂行为也与低等动物的向性一样,仅仅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的简单反射,这就是盛极一时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可是,洛伦茨对此并不信服。他所感兴趣的一些现象仅用上述理论显然无法解释。例如,由人所抚养的小狼,长大后用不着老狼教,照样会以狼的方式去召唤它的同类;在人工饲养下长大的蜘蛛,从未见到过蛛网,也会吐丝张网。洛伦茨认为,这些动物的行为,不能不说是一种天生具有的模式。后来,通过著名的“印记”现象的研究,他提出,有许多行为,除了先天的遗传外,还需要外来的某种特定刺激才能表现出来(图1-2)。洛伦茨发现,小雁刚孵出后的几小时内有一个“敏感时期”。
    ……
展开
目录
1 研究概述
1.1 简史
1.2 基本概念
1.3 主要环节
1.4 意义和方法

2 取食
2.1 菌类的“吸收”方式
2.2 植物的“光合”反应
2.3 动物的“觅取”行为
2.4 觅食行为进化实例
2.5 灵长类食物结构引发的思考

3 动物的性行为
3.1 性的起源
3.2 动物性行为的进化
3.3 性行为进化实例

4 人类的性行为
4.1 男女性别特征及其形成
4.2 人类性行为及其进化
4.3 性爱与美感的外貌特征

5 哺乳
5.1 原始的哺乳行为
5.2 乳房的进化
5.3 人类哺乳引发的社会风波

6 视觉行为
6.1 达尔文论视觉起源
6.2 远古地球上的有眼动物
6.3 视觉器官形成的阶段
6.4 人类视觉与心理状态

7 通讯行为
7.1 通讯方式的类型
7.2 通讯信号起源实例
7.3 通讯系统的起源和发展

8 争斗
8.1 争斗的类型
8.2 有节制的争斗
8.3 最优争斗方法
8.4 争斗中的“有产者”原则

9 模仿
9.1 模仿的一般概念
9.2 模仿的起源
9.3 模仿的实例
9.4 模仿与教育及科技进步
9.5 依赖模仿的负面影响

10 社群行为
10.1 什么是社群行为
10.2 社群行为的生物学意义
10.3 社群的类型和等级序列
10.4 社群行为的起源
10.5 社群行为与早期人类

11 利他行为
11.1 利他行为实例
11.2 利他行为的选择效应
11.3 威尔逊论利他行为I
11.4 人类的利他行为

12 行为进化的生理基础
12.1 信息素
12.2 激素
12.3 神经系统
12.4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的相互关系

13 行为进化的机制
13.1 遗传变异
13.2 自然选择

附录一 行走和飞行的起源
1.动物四足行走的起源
2.人类直立行走的由来
3.鸟类飞行起源的两种学说
附录二 地震前动物的异常行为
1.地震及其前兆现象
2.震前动物的异常行为
3.为什么动物会出现异常行为
4.有关动物预报地震的探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