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岩石学教授王仁民,王仁民,男,1934年11月出生于山西太原,1952年从北京师大附中高中毕业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响应祖国召唤,虽体弱多病,毅然投身地质事业。1958年北京地质学院岩石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继续任教,1985年调入北京大学,仍在岩石教研室。先后在两校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王仁民长期从事变质岩石学和前寒武纪地质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沉迷于古老岩石之中,对地球早期历史与演化曾提出过大量新发现和新观点,主要有:①最早发现华北大量麻粒岩相岩石的存在,并提出普遍经受强烈的二次叠加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改造的观点,现已得到公认。②首次提出深变质绿岩带新概念及其在高级区内部与相对稳定的紫苏花岗岩地体并列的构造格局。③比外国人更早提出麻粒岩中近水平的等压降温型PTt轨迹以及退变质过程中滑动与非滑动反应交替运行的规律。④国内最先开展对太古代灰色片麻岩的研究,总结出两种成因类型的灰色片麻岩体,获中国地质学会优秀论文奖。⑤在华北高温低压麻粒岩为主体的论证之后,首次发现有高压麻粒岩带的存在,结合其他资料,为地球早期古板块缝合带提供了重要线索。从而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⑥合著《变质岩原岩图解判别法》,将我国变质岩原岩工作提高到判别古构造环境的新水平。⑦对秦岭造山带提出了拉张变质作用的新概念,并厘定了罕见的逆时针PTt轨迹。⑧在海相火山岩中发现了钠化与钙化互为因果的规律,从而对百年不解的细碧岩成因提出了同生成岩水双交代改造的新观点。⑨总结了我国麻粒岩的五种PTt轨迹,并提出了地球早期从地幔柱体制向板块构造体制转化的大地构造新模式。⑩近年来首次在我国东部的胶东、河南和河北等地新发现了一批前寒武纪的古洋壳残片,为古板块和早期演化提供了更有力的直接证据。20世纪末获得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的“20世纪成就奖”。同时在5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潜心于教学改革,摸索出一套以变质相为主线贯穿于各类变质岩教学的新体系。联合其他院校教授按新体系写成的《变质岩石学》,1992年获地质矿产部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