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究竟是什么》的作者从物理学和哲学的角度研究了物质的基本问题,提出了物质基本结构理论和辩证物质实在论,力图从基础层面回答物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提出弹性、引力、电性、粒子性等有序的物质结构形式不是永恒的观点,研究了弹性、引力、电性、粒子性的形成原因。认为辩证的实体与间隙是物质基本结构形式,实体不是僵化的,而是无限变化的、不定形的。
作者提出物质基本结构形式具有均匀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势,必然形成以太结构和量子波的观点。认为量子波有玻色波和费米波两种形式,纯粹的玻色波就是光子,纯粹的费米波就是实物粒子,运动的实物粒子同时含有玻色波分量和费米波分量。用一个直角三角形描述量子波,可以在速度、频率(能量、质量)、波密度(动量)、波长等方面得到与相对论一致的变换公式,相对论与量子理论有着天然的联系。
作者认为物质基本结构形式就是物质实在,物质实在包含物质与非物质两个方面,即实体与间隙。只有物质是实在的,物质实在具有具体性、普遍性、唯一性和辩证性特征,是既具体又一般的物质本原。辩证物质实在论是辩证唯物论的组成部分。
作者提出了量子单位制概念。量子单位制与一般单位制的根本区别是用频率代替了能量和质量,是对物理单位制的重大改革。量子单位制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工具,研究一般物理现象时,运用量子单位制描述有关定律和公式,从运动学、动力学、电磁学,直到玻尔氢原子能级公式、薛定谔波动方程,公式中只有米、秒、次、基本电量e(即区分正负性的基本费米子个数)等4个物理单位符号和光速c、圆周率π、精细结构常数a、引力常数G等几个物理常数,公式中不再出现能量、质量及相关的物理量,大大地简化了物理公式,也有利于直接清晰地揭示物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量子单位制与国际单位制是完全吻合的。
作者论证了以太结构的存在与相对论的相容性,研究了相对论的起源和本质问题,认为相对论是关于量子态的绝对性在相互作用中表现形式的理论。提出了量子相对论概念,量子相对论是量子理论的组成部分。
作者运用物质基本结构理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量子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认为量子的相互作用来源于量子波之间的同步性波动干扰。对量子相互作用理论、场理论以及一些实验的解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作者提出量子系统的观点,认为量子系统的观点能够为统一场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研究了量子生存期间实在性的表现形式问题,论证了物质基本结构理论与量子力学的相容性。对量子理论中长期争议的一些问题,运用物质基本结构理论提出了新的解决方式,能够较合理地解释包括双缝干涉实验、量子衰变实验、贝尔不等式、EPR实验在内的各种实验。对量子物理应用的最新设想如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作者认为物质基本结构理论对促进量子理论的完备能够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对量子定态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使物质基本结构理论进一步与实际问题接近。运用物质基本结构理论对现代物理中若干现实问题,如质子、电子的定量问题,核力问题,核结构问题,弱相互作用问题,原子核、中子、中微子等复合量子问题,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由于采取了与传统理论不同的思维方式,物质基本结构理论在很多方面出现与传统理论不同的地方,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表现在各章各节中的新观点,一环扣一环连贯起来形成一条逻辑链,并且涉及量子理论中的大部分基本性问题,形成一个理论体系的雏形。在研究中,作者尊重对科学实验事实作出合理解释的一切传统理论,认为物质基本结构理论是量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承认所有有关科学实验的事实,将理论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上,认为现有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物质有序结构难以是无限层次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光速的稳定性和物理定律在较大的宇宙时空里的对称性、统一性,也已经证明了普朗克量子定义、爱因斯坦能量与质量相关理论、能量守恒定律、德布罗意波理论的正确性。作者坚信将来的实践将会证实物质的有序结构形式一定是产生于无序的不定形的结构形式的,体现时空对称性和均衡性的以太结构一定是存在的,体现为玻色波和费米波两种形式并且都以光速波动的量子波是存在的。如果物质基本结构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或者主要观点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物质基本结构理论将会对很多实践性问题的解决带来一些新的思路。作者对物质基本结构理论是有信心的,已于2008年5月对书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公证。
作者在书中强烈地表达一个观点,量子是物质基本结构形式由无序发展到有序的初级形式,量子理论是基础的理论,是宏观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正因为如此,量子理论的基础部分应当是简单的。作者希望《物质究竟是什么》是一篇研究报告,对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者还希望《物质究竟是什么》是一本科普读物,力争将量子论和相对论这些深奥的理论用通俗的文字阐述,使得自然科学和哲学爱好者能成为《物质究竟是什么》的读者,阅读后能从中得到一些微观物理学的入门性知识。对于在物理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上有研究兴趣的读者,可以随着章节的进程深入到某些研究领域,甚至还会感到自己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有很多未解之谜正在等着自己去破解。作者欢迎专家学者和读者对书中的一些观点提出宝贵意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