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初,原子物理学的进展遇到了很大困难。尽管玻尔(N.:Bohr)的氢原子光谱理论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同样的处理办法对于两个电子的原子系统——氦原子却无能为力,在理论上不能解释观测到的氦原子光谱。对原子与光的相互作用问题,如光的散射、吸收与色散也有类似的困难。在反复的探索中,有的物理学家开始放弃将原子当作几个电子围绕原子核按固定轨道运行的概念,而把原子当作一些谐振子的集合,这些振子的频率相当于原子光谱谱线的频率。用这样的体系去处理色散问题取得了成功。能否尝试一些新的概念与方法?能否创造新的原子力学体系以期能够从理论上给出实验上观测到的原子能级呢?
此外,光的二象性已经不容置疑。1916年密立根(R.A.Millikan)从实验上确认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公式中的^正是普朗克常数。1922年康普顿效应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光的粒子性。将波和粒子这两种很不相同的性质结合在一种客体上会引起概念上的困难。
1924.年德布罗意(L.de Broglie)提出粒子具有波动性的假说。他的想法是企图建立适用于原子体系的新的力学。立论是:几何光学是波动光学的近似。几何光学的规律可以归结为费马的最小光程原理。经典力学的基本规律可以归结为最小作用原理。两者在数学形式上完全类似。经典力学是否也是一种“波动力学”的近似,而这种波动力学可否成为描述原子体系的工具?德布罗意认为粒子的波动性可以从光的粒子性与波动性的关系得到启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