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技术解释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56782
  • 作      者:
    赵乐静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技术解释学》从本体论解释学视角,探索了解释学在何种意义与程度上适用于技术的问题。在强调意会理解的前提下,考察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解释学基础上统一的可能,认为兼具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的技术有着显著的人文科学特征。《技术解释学》以家族相似谈论和描述技术研究了技术知识、技术活动和技术人造物的解释学,对工具的“上手”、“在手”状态以及技术理解的“前结构”与解释学循环进行了讨论。在肯定当前正在发生的“技术认识论转向”积极意义的同时,强调了技术知识与技术理解意会的重要性;在将社会行为视做本文的条件下,对技术建构论进行了解释学阐释;从广义对称原则出发,以技术人造物的功能意向性为依据,形成将技术人造物看做本文的理论与分析方法。<br>    《技术解释学》可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参考,适用于工程技术、设计人员阅读,对有兴趣思考、探索人文与科学“视界融合”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其他思想者也有一定的启发性和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4)社会批判理论的经验转向:主要指从事批判理论的学者由以往对技术的激进批判转向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联中把握问题。美国学者如伯格曼、芬伯格、温纳等的思想发展路径比较典型地反映出这一转向。<br>    概言之,新一代技术哲学家认为,对技术的哲学反思并非始于对技术的预先设想或神话。相反,必须“打开黑箱”,将以往被认为是既定的技术物体看做是生成的东西,并在分析其具体的发展与形成过程基础上,对现代技术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进行适当的经验描述。这类研究最初是在社会建构论旗帜下展开的,技术被看成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而不是某种自主发展的结果。它与科学的社会研究相呼应,而将技术看做是人在特定环境选择的结果。技术的发展被看做是社会构造的,各项技术的出现都是偶然社会互动的结果,而非沿着任何预设模式的逻辑必然。类似研究的典型代表为“技术的社会建构”(SCOT),然而其局限也是明显的,因为技术本身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微波炉的推广历程便是如此:个人是否用微波炉做饭不仅与这个人的想法、能力有关,而且也与微波炉本身有关。仅仅将技术还原至社会互动的层面,无疑会因忽视技术本身的积极作用而陷入一孔之见。拉图尔等对技术社会建构论的批判化继承,弥补了技术社会建构论中过度倚重社会因素的缺陷。其借助网络中相互联系、作用着的行动者来描述技术,并声称应当“对称地”看待行动者网络中的诸行动体。他认为事情与人造物都可成为行动者,强调不能无根据地预设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的孰先孰后,非人类行动者应当具有与人一样平等地被研究的地位。然而,拉图尔研究技术的经验路径事实上并不能成为替代传统技术哲学的满意选择。传统技术哲学所提出的问题,在拉图尔的研究中几乎很少得到实质性的回答或响应。他既没有对技术在人类存在中所扮演的角色问题做出回答,也没有对技术如何共同构建了人类可接近的现实的解释给出答案,甚至就是其所津津乐道的平等地看待人与非人行动者的思想,也并非无懈可击。试想如果不区分人与非人,其行动体间的异质性又如何能被辨识呢?
展开
目录
总序<br>导言: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br>第一章  解释学在何种意义上适用于技术<br>第一节  技术哲学的兴起与发展<br>一、技术哲学的兴起<br>二、当代技术哲学中的经验转向<br>三、技术的价值负荷与工具论<br>第二节  技术哲学的本质追问<br>一、本质主义及其技术理论<br>二、非本质、反本质与后本质主义<br>三、技术的含义与家族相似<br>第三节  技术的解释学意蕴<br>一、解释学的源流<br>二、科学解释学的兴起<br>三、技术理解的“前结构”<br>第四节  技术解释学的探求<br>一、工具的“上手”与“在手”<br>二、知觉与技术解释<br>三、“人一机”解释学关系<br>第二章  技术知识的解释学<br>第一节  作为知识的技术<br>一、技术并非应用科学<br>二、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br>三、技术知识的独特地位<br>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br>一、理解地方性知识<br>二、地方性知识的哲学意蕴<br>三、实践中的地方性技术知识<br>第三节  意会知识的解释学反思<br>一、不可言说的知识<br>二、技术理解的意会性<br>三、技术知识的意会性<br>第四节  意会知识与技术传播<br>一、意会知识与明言知识<br>二、意会知识与技术扩散<br>三、不可失而复得的知识<br>第三章  技术活动的解释学<br>第一节  技术建构的解释学向度<br>一、从科学知识社会学到技术的社会形成<br>二、技术建构论的解释学策略<br>三、技术风格<br>四、行动者网络<br>第二节  技术设计的解释学<br>一、两种技术设计模型<br>二、技术设计与解释学循环<br>三、技术设计的“问答逻辑”<br>第三节  技术代码的解释学意义<br>一、作为前见的技术代码<br>二、技术的“社会意义”<br>三、技术的“文化视域”<br>第四章  技术人造物的解释学<br>第一节  作为本文的技术人造物<br>一、广义对称原则<br>二、技术调控<br>三、技术“正本”<br>四、技术创新与“多重正本”<br>第二节  技术人造物的功能意向性<br>一、技术的道德“授权”<br>二、技术的政治“场景”<br>三、技术的“可用性”<br>第三节  性别化技术正本<br>一、技术女性主义<br>二、技术的“性别正本”<br>三、技术的“驯化”<br>结语  可选择的技术<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