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共有30多亿人以大米为主食。世界上每天都有2万多人死于饥饿或与饥饿有关的原因,8亿人食不果腹。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田的减少,因干旱、政治动荡、贫穷等原因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将更加严重。水稻产量、品质的提高,对于国计民生、社会稳定与粮食安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如何使水稻能更高产、更优质?科学家们正在田问地头,在实验室中想尽各种办法。而现代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最根本的办法是破译水稻的基因之谜,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蕴藏着这一生物的起源、进化、发育、生理以及与所有遗传性状有关的重要信息。所有这些重要的信息都写在由4种碱基(A、T、C、G)组成的基因组DNA那条长长的双链上。正因为如此,2000年人类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的完成被誉为“解析生命的天书”、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水稻基因组序列也同样蕴藏着与水稻的高产优质、美味香色,以及与生长期和其他生长特征、抗病抗虫、耐旱耐涝、抗倒伏等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解析水稻基因组序列,是改进水稻品质、提高水稻产量的必不可少的前提与基础。《科学》杂志编辑芭芭拉说:“基因组工作对于改进世界粮食供应,为贫困人口提供粮食很重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水稻在中华文明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所发现的水稻种子,证明中华民族早在7000到8000年前就已经把野生水稻培育成农作物。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水稻的培植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水稻和其他农作物也“养育”了中华民族,“养育”了世界30多亿人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