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灭南唐
北宋开宝七年(974)九月,宋遣知制诰李穆赴南唐,宣读赵匡胤的诏书:“朕将以仲冬有事圜丘,思与卿同阅牺牲。愿卿北来,会行柴燎之礼……”意思就是告诉李煜,冬天的时候你要到我这里来报到,我们一起参加祭天大典。这是宋朝最后一次劝李煜主动入朝。然而,李煜心中明白,此一去绝不可能再让回来,于是,他还是采取拖一拖再说的老办法,写信回复,称自己有疾在身,不能前往。
赵匡胤生气了,十月,他派遣大将曹彬率领大军自蕲阳过长江进攻南唐防御要地池州。同时,命吴越国进攻南唐的常州、润州。战争呈现出两面夹击之势。
自从林仁肇被杀之后,李煜又命朱令赟负责在江西秘密练兵,新兵加上原有老兵员,已有十五六万人,这支有生力量虽然不能用来抵挡住北方宋军,但一朝赵匡胤攻击金陵,李煜坚守城池,江西兵从长江上游直下金陵,内外夹击,可以击退宋兵。李煜明知拒不北上的后果是战争,而且江南的兵力远不及北方的兵力;自己若是北上,必将被扣留,结果会和作战一样,国家将被灭亡,妻妾将会遭殃,自己或可苟全,但失去南面之尊,这是李煜所不能接受的。
李煜自小到大都在忍耐与委屈中生存,但到此时的最后关头,他忽然觉得江山社稷比个人的生命更为重要了,他决心亲督士卒,背水一战,以死殉社稷。他听从大臣陈乔计策,坚壁清野,抗拒宋军。同时命令取消宋“开宝”年号,不再奉宋朝正朔,不再臣服宋朝,恢复南唐国号。
淮南战争结束近20年来,南唐谨慎维持着对中原王朝的臣属关系,此时终于破裂。战争势态摆明之后,李煜的心里反而轻松了许多,澄心堂这个秘密的指挥所也对外公开了,不再遮遮掩掩,这里成为了金陵保卫战的最高指挥机关。
战幕刚一揭开,李煜就多次召见负责金陵保卫工作的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询问他战场上的情况,皇甫继勋不是说军务繁忙就是避而不见,或者报喜不报忧,制造假消息,蒙骗李煜。
阴历5月的一天,李煜听到城外传来震耳欲聋的军鼓声,登上城楼向外眺望。不看犹可,一看可把李煜的胆都吓破了。原来,宋军已抵达长江北岸,千里长江堤上已布满了宋军的大营,他们正在擂响战鼓,进行操练,作渡江的准备。再往上游看,只见长江上游帆樯林立,桅杆上飘扬的都是宋军旗号。李煜的脸色吓得煞白,立刻叫来皇甫继勋问话:“北岸的宋兵是怎么回事?”皇甫继勋见事实已经败露,如实报告前线失利的情况,但他把责任都推到带兵的将领身上。李煜气愤之极,对于这样一个欺上瞒下、贻误军机的统帅,恨不得一刀宰了他,但李煜是个文人,下不了手,只会怒骂一顿,下令免职,逐出宫门。一群闻讯而至的军士和老百姓,立刻将皇甫继勋团团围住,他们咬牙切齿地痛骂这个奸贼,七手八脚地剥光了他的衣服,你咬一口,他咬一口,顷刻之间把皇甫继勋活生生地咬得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横尸街头。这就是不顾国家利益、只会自己打小算盘人的可耻下场。
李煜在围城之中一时束手无策,他急忙火速派人潜出金陵,把驻扎在上游的镇南军节度使朱令赟的15万兵马调来勤王。这朱令赟是中主李璟在位时神卫统军朱匡业的从子,他生来体格魁梧,椎额鹰目,矫健善射,百步穿杨。林仁肇被杀后,由他接替了镇南军节度使之职,驻守洪州,训练新兵,手下已拥有15万人的大军,是南唐实力最雄厚的一个节度使。
朱令赟接到李煜的勤王命令,匆匆地准备了一下,便带兵前来金陵解围。另一方面,李煜准备作最后的拼搏,他将三吴的军队作了必要的集中,以金陵为抵抗中心,集中了足可支持一年的粮食,而且将城郭附近的百姓也迁入了城内,以增强城防的人力。
恢复了南唐国号之后,金陵城中的兵士和百姓非常高兴,他们普遍对南唐三主有感情。再说,如果还仍然是大宋的附属国,进行抵抗就等于犯上叛逆,道理上说不通。如今既已与宋绝裂,就准备以死相拼,义无反顾。金陵的百姓,在家与国面临灭亡的时候,不等李煜发出号令,纷纷自动拿起武器,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凡家产在二千两银子以上的人家,每家自动出一名壮丁组成的队伍叫做义军;那些刚刚从大家族中分离出来自立门户的人家,每家出一名壮丁组成的队伍,叫做新拟军;一家有三丁以上者,由每家出一名壮丁组成的队伍叫做拔山军;懂得水性、能划船潜水的壮丁,自动聚集起来组成了凌波军;平日靠做佣工度日的老百姓,自动组织成了义勇军;那些豪门大族为了保护自己田宅家院的叫做自在军;一些有正义感的官宦人家子弟,见百姓们都组织起来了,他们也组织了排门军;还有一些参加过白甲军的农民也自动组织起来,参加到抗击宋军的行列。
南唐宫廷内部也进行了组织。南唐的宫苑中,有300名宫女,参加缝制棉衣,有50名左右的内侍人员专门负责搬运和包扎。她们一改平日里的娇气,特别是小周后女英,虽然掌控六宫,但她一脸侠气,在李煜当断不断之时,她果断决策,为男人所不及。
首都金陵,一片战争景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