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桂音古韵:桂林古民居建筑之美
1.选址与分类
桂林古民居在选址和建造过程中,表现出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力求与自然融合协调的环境意识。不论山地村寨还是平原民居,都突出地表现出这一点。
少数民族村寨选址,一般都有便于耕作、靠山、面向开阔的特点。建筑基本上沿等高线呈台阶状分布,疏密相间,高低错落,巧妙利用踏步、楼梯、空廊、平台,取得与地形自然协调的效果。山区地形复杂,匠人们利用过街楼、吊脚楼、通廊、吊层处理等手法,适应地形的变化,设计出“天平地不平”的格局,既利用了空间,又丰富了造型,还能使建筑避潮、通风,远离虫兽危害,集生产、生活、交通功能于一体,使建筑适应环境美化环境,形成独特的村寨风貌。
平原村落选址牵涉到多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水源、地形与环境(包括经济与文化)。水源的考虑包括江河水系以及水质的品定。风水典籍中即有“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之说。一些村落建于河流附近,如灵川江头村、阳朔渔村、漠川榜上村等,那里空气湿润,采光良好,植被丰茂,是非常宜人的生态环境。有些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往往进行引水规划,将水引入村内,甚至引入户内,如恭城朗山村,成功地利用了山泉水,堪称桂林古民居巧借山水的典范。
地形因素也很重要。桂林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闷热,冬季寒冷,所以平原村落选址往往选在北部靠山、南面开阔之处。这样既能做到夏季凉爽,冬天背风向阳,又与周围的山形、开阔的田野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极美的田园风光画。经济、文化对古民居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农、牧、商、渔、仕性质的聚落要求各不相同,农业经济要求有相对宽阔而集中的田地,土地的肥瘠也决定了居民点的规模;商埠村镇一定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渔村和达官贵族的村落建造又各有不同,如阳朔渔村、盛行“爱莲文化”的灵川江头村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