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后,钟山梅花坞渐渐湮没,仅存地名,梅花坞所在地,民国时 曾经被作为国民政府外交部球场,位于后来的东洼子村和西洼子村之间。
梅花坞虽然没有了,但紫金山的梅花依然著名。清代龚自珍在《病梅馆记 》里说:“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这里面的“ 龙蟠”指的正是紫金山一带。后人注释《病梅馆记》常把“龙蟠”解释为 今清凉山下龙蟠里,应该说是值得商榷的。龚氏把“龙蟠”之梅置于邓尉 、西溪之前,而这两处都是以梅花之盛,名满天下。清徐枋《吴氏邓尉山 居记》载:“(邓尉)山多植梅,环山百里皆梅也。……春初梅放,极目如 雪,遥望诸山若浮于玉波银海中,仅露峰尖,翠微欲动而香气袭人,过于 蒸郁。”“邓尉香雪”是清乾隆年间著名的“姑苏十景”、“吴山十二景 ”之一。有关西溪之梅,梁诗正《西湖志纂》记道:“西溪探梅:西湖北 山之阴过石人岭为西溪,溪水湾环,山径幽邃,直薄余杭县界,受南湖之 浸,群山绕之,凡三十六里,自古荡以西并称西溪。居民以树梅为业,花 时弥漫如雪,故旧有‘西溪探梅’之目。”二处植梅都有数十里乃至百里 之称,可以想见其盛况。而龙蟠里仅约当乌龙潭至清凉山之间不足千米的 一段坊道,即使遍种梅花,也不至胜于邓尉、西溪。其次,遍检道光以前 的南京方志图经,均未见“龙蟠”或“龙蟠里”的专门条目,查阅清人所 编《国朝金陵文钞》、《国朝金陵诗汇》等文献,也不见有以“龙蟠”或 “龙蟠里”为题目的诗文作品。假若该处植梅如此之盛,以清人爱梅赏梅 之风习,不至于不见记录痕迹。再者,根据嘉庆以来江宁府及上元县方志 ,最早出脱这.地名在姚鼐《嘉庆新修江宁府志》卷六“石头山”条下: “石头山……有驻马坡(……按坡在今龙蟠里北)。”由此得知龙蟠里地名 在龚自珍所处之时虽已出现,但历史不久,声名未显。从历史和知名度而 言,远不及附近的石头城、清凉山、盔山、乌龙潭、随园小仓山。因此, 即使亲履此地,要在诗文中引据这一名不见经传、尚不起眼的小地名也是 鲜有可能。而据考龚自珍一生曾两次到江宁,第一次在嘉庆二十一年 (1816),龚自珍由安徽赴上海,乘舟沿江东下,途经江宁,因属中途经停 ,故未能畅游。第二次在道光二十年(1840),龚自珍辞官南归,途中专程 往游江宁,并住在城东钟山青溪一带,《病梅馆记》所写当属停宿之处。
综上可知,龚文“龙蟠”取“钟山龙蟠”之意,以“龙蟠”代指钟山。从 现有诗文来看,入清以后梅花坞虽逐渐湮废,钟山之梅却更加蔚为大观。
清屈大均《灵谷探梅》诗写道:“上苑樱桃尽,华林苜蓿长。春风空有意 ,先到独龙岗。”若单就诗句之意,清代独龙阜即明孝陵一带已经植有大 片梅花,当然确切与否。还需要更多的文献印证。
……
展开